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7年6月开始运用针刀治疗膝关节渗出性滑膜囊炎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地塞米松缓释微粒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含地塞米松(DEX)的缓释微粒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9只眼)视网膜脱离伴PVR患者进行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在玻璃体腔内植入1粒DEX微粒(含地塞米松1mg),观察术后反应及视力、PVR发展、DEX的位置及形状变化等。结果:术后炎症反应轻,7只眼视网膜复位,3只眼后极部视网膜前有增生;2只眼视网膜局限性脱离,最终3只眼玻璃腔内硅油填充。随访视力有8只眼较术前提高(P=0.015)。DEX未见对视网膜有不良影响,仅在随着处有少量色素吸附,4-6月后吸收。结论:DEX抑制PVR术后炎症反应及较远期作用是安全、有效的;对手术未完全清除的视网膜前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氨甲喋呤(MTX)下加米非司酮联合化疗或用子宫动脉栓塞并局部加MTX化疗保守性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5例宫颈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经阴道B超早期诊断,5例为阴道大量流血或人工流产出血不止后经阴道B超确诊.结论:阴道B超是诊断宫颈妊娠的首选方法,MTX联合化疗及子宫动脉栓塞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保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病人恢复期间躁动原因与处理。方法观察2 150例全麻后复苏病人,记录出现全麻恢复期间躁动病例以及主诉并及时处理。结果2 150例全麻后复苏病人,观察恢复期间出现不同程度躁动211例,总发生率为9.81%,其中儿童和成年人病人躁动发生率高于婴幼儿和老年人(P均<0.05)。出现原因有疼痛、气管插管不适、尿管不适等。通过镇静、解释、束缚限制活动、改善内环境等措施可有效地缓解躁动。结论全麻病人恢复期间可能出现躁动,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可有效地缓解,并安全渡过全麻恢复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AS并发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为开展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方法: 实验组20只雄性新西兰兔,高胆固醇喂养18周,建立AS性兔模型;另取5只雄性新西兰兔用普通颗粒饲料喂养作为对组照。18周末采用血管紧张素Ⅱ 30 μg/kg静脉注射诱导,24 h后重复静脉注射1次。观察两组血脂、动脉壁斑块、血栓形态和AS血栓形成模型成功率。 结果: 实验组第9、18周血清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AS模型成功率为100%,而并发血栓的形成率为60%,可见血栓形成处血管内膜被掀起及内膜的连续性中断,伴有相应节段中膜的断裂、坏死和组织脱落,血栓与斑块相邻,而对照组未见血栓形成。 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管壁结构的破坏,能成功诱导AS并发血栓形成模型,为ACS发生、发展和干预提供一个方便可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葡萄状肉瘤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葡萄状肉瘤三例何乐健李佩娟胆总管横纹肌肉瘤为儿童极为少见的恶性肿瘤,我院1955~1995年共收治128例横纹肌肉瘤,发生在胆总管仅3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岁2月、5岁及3岁,平均3.05岁;3例患儿均因黄...  相似文献   
7.
82例小儿何杰金淋巴瘤与EB病毒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佩娟  周小鸽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4):224-226,T045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82例小儿何杰金淋巴瘤标本内EB病毒编码的潜在膜蛋白(LMP),发现67例LMP阳性,其中混合细胞型阳性率为90.9%,年龄在3-5岁患者阳性率达100%,6-10岁患者阳性率为75%,而11-14岁的患者阳性率只有62%。这提示EB病毒和何杰金淋巴瘤关系非常密切,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混合细胞型与EB病毒的关系比其它各型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工作的6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名护理人员。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分层次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自我工作积极性评价和他人评价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操作及理论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60年来, 尽管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很多进展, CPR技术的普及也备受重视, 但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患者的预后仍不容乐观[1]。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脑损伤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 ROSC后脑保护一直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3]。随着2002年2篇关于CA后亚低温治疗有里程碑意义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4,5], 亚低温治疗受到持续关注并被2005年及以后的各版《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简称为CPR国际指南)和国内专家共识重点推荐为ROSC后昏迷患者脑保护的唯一治疗方法[1,6,7,8,9,10,11,12]。鉴于对目标温度的不断探索和新证据的出现, 2011年5个专业协会建议将"治疗性低温"一词替换为"目标温度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 这意味着控制性目标温度的范围很广, 甚至包括控制性常温[13]。2015年CPR国际指南将TTM的目标温度从32~34℃调整为32~3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