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我院2002-01~2005-01低血糖反应误诊为脑梗死1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 对1998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312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60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9.2%,死亡率48.3%;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病人的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但术后再出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痛死率.手术时机的选择及超早期止血治疗、术中妥善止血、术后保持血压平稳等综合治疗是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外伤导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脑外伤后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中结果成活30例,死亡6例.成活的病例经半年以上的随访,恢复良好19例,中、重残9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 重型脑外伤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重视脑外伤的早期救治是预防和治疗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及治疗,探讨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以200例脑梗死组及200例非脑血管病组为研究对象,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程度;将非脑血管病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另一组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1年后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对比治疗前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同时观察1年中两组干预治疗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在脑梗死组为70%,非脑血管病组为28%;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在脑梗死组22%,非脑血管病组为6%,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与非脑血管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1);经干预治疗后在治疗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内部回声增强;对照组中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变化不明显;1年中治疗组中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7%(2/23),对照组为37.5%(9/2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密切,对其进行干预性治疗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侧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86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并依据其治疗效果,同以前常规单侧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的90例(单侧引流组)资料对照。结果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82.56%、11.63%,与单侧引流组60.00%、24.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引流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占同期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7.4%(8/108).表现为颅内积气6例,术后癫痫发作、血肿复发各4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脑脊液漏2例.予引流管抽气、镇静、钻孔引流、开颅清除血肿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均缓解,恢复良好.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中应注意操作轻柔以减轻对脑组织的刺激,彻底清除积血,尽早拔除引流管,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以卒中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肿瘤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症状隐匿,常以神经症状就诊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现将我院199801~2004-01以卒中为首发症状,后经CT或MRI检查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颅内肿瘤1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术中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极为严重的一种情况,若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颅脑损伤病人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3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