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的病毒学监测数据可以用来跟踪实现消除风疹目标的进程,有助于风疹病例分类,证实RV的传播途径。本文对以往RV标准命名的资料进行了更新,同时增加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麻疹和风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Rubella Laboratory Network,M/RLN)在过去5年中所获得的数据。RV的标准命名最初在2005年提出,以描述风疹野病毒(Wild RV,WRV)的遗传多样性,随后在2007年进行了修订。WRV的标准命名有助于风疹病毒学监测,它为描述RV基因特征定义了标准方法,对病毒进行标准命名,并将RV株序列划分到认可和临时的基因型中。标准命名系统必须能够适合于RV新基因型的发现,已知病毒的进化,以及周期性病毒株的更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风疹病毒流行情况,进行风疹野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方法2009—2013年从甘肃省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中采集具有风疹典型症状患者咽拭子标本255份,经用非洲绿猴肾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to/SLAM)从风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风疹野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风疹病毒株进行基因型别检测分析。结果2009—2012年甘肃省共报告疑似风疹7964例,临床诊断7334例,实验室诊断630例,对送检的255份风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35株风疹野病毒,分离率为13.73%;分离鉴定出的35株风疹野病毒病例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共30株,占阳性毒株总数的85.71%,15岁以上的5株,占阳性毒株的14.29%;35株风疹野病毒流行株主要分布在甘肃省9个市、州的17个县、区。结论甘肃省2009~2013年风疹野病毒流行优势株为IE基因型,是甘肃省风疹病毒优势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河南省漯河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SARI)病例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基因特征。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SARI病例中鉴定的HAdV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后, 扩增并测定其Hexon基因的Loop2区域, 初步鉴定病毒分离株型别。然后根据初筛结果, 分别使用HAdV各型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毒株3个靶基因(Penton base、Hexon和Fiber)的序列全长, 并与各型原型株以及国内外相应型别代表株进行系统发育和序列同源性分析, 以确定HAdV病毒株型别并了解其基因特征。结果从河南省漯河市783份SARI病例中鉴定的27份HAdV阳性咽拭子标本中, 共分离获得18株病毒分离株, 分子分型结果显示, 这些毒株分属于B亚属(HAdV-3、HAdV-7和HAdV-55)、C亚属(HAdV-1、P1H2F2、Px1/Ps3H5F5、P89H5F5和HAdV-6)和E亚属(HAdV-4)。其中C亚属HAdV-1分离阳性率最高(33.3%), 其次为B亚属HAdV-3(2...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首次分离出的风疹野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2006年引起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的风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基因型别。[方法]用Vero-Slam细胞从风疹暴发患者的标本中分离风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序列测定与分析鉴定其基因型。[结果]四川省首次分离出的2株风疹野病毒全部鉴定为2B基因型。与3株WHO风疹病毒2B基因型参考株(I11-IS-68、TS34-CH-00和TAN-IND-00)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6%、95.6%和97.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5%,99.5%和100%。[结论]此次疫情是由2B基因型风疹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此项研究为将来四川省风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在麻疹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的检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3 017例,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检测血清标本10 041份,全省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77.14%,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1.43%。21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符合率为98.10%;麻疹IgM抗体再证实标本符合率为90.76%。2005年省CDC麻疹实验室接受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和再证实标本复核检测,成绩均为100分。全年共收检106份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到25株麻疹病毒,经鉴定均为H1基因型。结论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运转正常,在麻疹病例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强麻疹IgM抗体检测试剂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麻疹病毒流行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1999~2005年麻疹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野病毒基因型别的分布和变异趋势。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麻疹野病毒(36株)的核蛋白N基因C末端456个核苷酸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分析,与中国H1基因型代表株、疫苗株(S191株)及世界卫生组织其它基因型代表株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测定野病毒的血凝及血吸附特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结果36株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其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6%~100.0%、96.0%~100.0%,在基因关系树上有两个大的分支,分为H1a、H1b两个基因亚型;与S191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0%~91.4%、88.7%~89.4%。以H1a亚型为主,在基因关系树上有多个分支;H1b亚型相对弱势,但有两个大的分支(2000年、2005年)。所有野病毒对敏感猴血球均无血凝及血吸附特性。结论山东省1999~2005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为H1基因型,有H1a、H1b两个基因亚型。H1a是1999~2005年麻疹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曾在山东省分离到的A基因型、H1c基因亚型已被阻断。在流行过程中病毒未发现有较大变异,但野病毒间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呈现多个传播链的流行。病毒的多个传播链被阻断,同一病毒持续流行的情况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1999~2004年流行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确定海南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别,从分子水平揭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麻疹策略的制定提供本底资料。方法采用B95a细胞从麻疹爆发和散发病人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麻疹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序。结果在57份疑似麻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14株麻疹病毒,经测序全部为H1基因型。结论引起海南省1999~2004年麻疹爆发和散发的病原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尚未发现有其它基因型传入引起的麻疹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可以推广应用于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诊断风疹病毒感染的方法。方法来自山东、河南、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送检的咽拭子标本38份,同时分别用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判断]、免疫荧光(IFA)法和比色法免疫学实验进行风疹病毒检测,并将三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三种方法分别检测38份咽拭子标本,阳性均为22份,阳性检出率均为57.9%,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与RT-PCR和IFA两种方法相比,比色法免疫学实验更快速简便,不需要昂贵的仪器,通过肉眼即可判断结果,而且结果敏感可靠。因此作为检测风疹病毒感染的方法,更适合在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方法 分析全国2006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血清学和病毒学监测数据库,评价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的各项指标.结果 ①血清学监测:全国2006年共采集麻疹血清学标本60 173份,标本采集率为57.44%;采集合格标本并有实验室结果的50 197份,占采集标本总数的83.42%.对其中858起疫情爆发中的794起,经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爆发;对84起疫情爆发中的73起,经实验室证实为风疹爆发.②病毒学监测:2006年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CDC麻疹实验室共送检196株麻疹病毒,经证实全部为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中的H1a亚型;7个省CDC麻疹实验室共送检17株阳性风疹病毒,除来自同一起爆发的2株四川省风疹病毒为2B基因型外,其余均为1E基因型.③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2006年国家麻疹实验室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所有省CDC麻疹实验室通过了由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血清标本复核;湖南、云南、福建、新疆、四川、安徽、内蒙古、江苏省CDC麻疹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现场考核.结论 中国2006年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了标本采集、血清学检测、细胞培养、病毒分离等标准方法,为2012年消除麻疹奠定了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