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罩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男22例,女18例)心血管内科择期手术患儿,近期无呼吸道感染病史。按随机数字法分为Ⅰ组喉罩(LMA)组20例和Ⅱ组气管插管(TT)组20例。两组患儿入室后予氯胺酮1mg/kg、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1mg/kg诱导后Ⅰ组行喉罩置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Ⅱ组予顺式阿曲库胺0.1mg/kg,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两组患儿均以丙泊酚1~2mg/kg泵入,七氟醚1%~1.5%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LMA(TT)置入前、置入后及拔除LMA(TT)时的HR、MAP、SPO2。并记录LMA、TT插入、拔出时的并发症及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种方法均在满意的麻醉下完成手术,以喉罩维持气道对患儿心血管刺激小,术毕即可拔除喉罩,术后患儿完全清醒的时间快,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结论喉罩可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中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纳美芬拮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术后阿片类药物所致呼吸抑制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先心病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Ⅰ组、Ⅱ组.手术结束后,患儿带管送入胸外科重症监护室,待生命体征平稳10 min后:C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拮抗药;Ⅰ组静脉注射纳美芬0.25 μg/kg;Ⅱ组静脉注射纳美芬0.25μg/kg,观察5 min,再次静脉注射纳美芬0.25μg/kg.记录给药前即刻(T1)、给药后5 min(T2)、给药后30 min(T3)、呼吸恢复时(T4)、拔管时(T5)、拔管后1 h(T6)、拔管后3 h(T7)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和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患儿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心脏病加强监护病房(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监护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热、躁动、伤口疼痛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C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和CICU监护时间分别为(2.9±1.0)、(3.6±1.4)、(18.5±5.8)h,Ⅰ组分别为(1.8±0.6)、(2.3±0.6)、(8.2±3.1)h,Ⅱ组分别为(1.7±0.5)、(2.1±0.7)、(7.9±2.9)h;与C组比较,Ⅰ组和Ⅱ组的各时间均缩短(P<0.05).C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5%,Ⅰ组和Ⅱ组的发生率降低,分别为5%和0(P<0.05).结论 纳美芬可安全有效地拮抗先心病手术患儿术后阿片类药物所致呼吸抑制作用,且能减少术后副作用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氯普鲁卡因在婴幼儿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在单次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氯普鲁卡因组(观察组)和利多卡因组(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一次性注入2%氯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8~10 mg/kg.观察记录患儿的HR、NBP、RR、SPO2和阻滞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中HR、MAP、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起效时间[(1.53±0.72)min vs.(3.97±0.78min)]和痛觉消失时间[(4.08±0.83)min vs.(5.94±1.58)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68.51±5.88)min vs.(73.98±6.67)min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感觉阻滞神经节段相同.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结论:2%氟普鲁卡因能安全用于婴幼儿单次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新生儿胸腔镜手术的麻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进行的97例新生儿胸腔镜下手术,手术包括食道闭锁51例,膈疝46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和体温等指标。【结果】术中19例出现一过性SpO2下降和P ET CO2升高,3例因严重缺氧改为开胸手术,无一例患儿死亡。58例患儿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氧和良好,拔管送回病房;39例因肺部感染严重、缺氧、低体温等,带管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术后共4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或肺发育不良放弃治疗。【结论】新生儿胸腔镜手术,术前积极改善全身状况能提高患儿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术中严密监测,确保呼吸、循环平稳,加强和术者的配合能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气管镜检术的麻醉效果;并通过与目前常用麻醉方法的比较,探讨更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40例需行气管镜检术的患儿,年龄2~5岁,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S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维库溴铵麻醉组(K组)。术中持续监测并记录患儿SpO2、HR、BP及ECG,并观察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s组麻醉后心率、血压下降,与麻醉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麻醉后心率、血压与K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S组较K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麻醉方法,都有满意的肌松效果,声门显露充分,无呛咳、屏气现象。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气管镜检术,可为手术操作提供满意的肌松条件,声门显露充分,患儿元呛咳、屏气现象,可避免置镜困难,减少声门、气道水肿及损伤,消除气管置镜引起的剧烈心血管反应;停药后可迅速苏醒,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儿科门诊应用水合氯醛和咪达唑仑镇静的给药途径。方法:选择需镇静的门诊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水合氯醛口服组、水合氯醛灌肠组、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咪达唑仑滴鼻组各30例并以相应方法进行镇静,记录并比较镇静深度、起效时间、持续时间、Ramsay评分、一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咪达唑仑滴鼻组与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比较,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持续时间较长(P<0.05)。水合氯醛灌肠组与水合氯醛口服组比较,起效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较长、Ramsay评分<3分的患儿较少(P均<0.05)。四组患儿镇静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在镇静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出现低氧合和呼吸抑制,咪达唑仑滴鼻组均未出现,且心血管抑制发生率较低(P<0.05)。水合氯醛灌肠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水合氯醛口服组(P<0.05)。结论:儿科门诊应用水合氯醛灌肠、咪达唑仑滴鼻进行镇静,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估布洛芬注射液在麻醉恢复室内治疗小儿骨科全麻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湖南省儿童医院100例骨科手术后苏醒时重度疼痛(FLACC评分 ≥4分)的1~15岁儿童随机分为布洛芬组(n=50)和曲马多组(n=50).布洛芬组静脉滴注布洛芬注射液10 mg/kg,曲马多组静脉滴注曲马多注射液2 mg/kg,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与最低有效浓度. 方法 60例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或会阴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1%、1.5%和2%氯普鲁卡因组,每组20例.吸入七氟烷麻醉后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腔分别注入相应浓度的氯普鲁卡因8~10 mg/kg.观察记录患儿各时间点的HR、NBP、RR、SpO2及麻醉效果、静脉麻醉药总量. 结果 C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较A、B两组更平稳,C组的起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其他两组,痛觉恢复时间长于其他两组,静脉麻醉药用量C组最小,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2%氯普鲁卡因用于儿童硬膜外麻醉较1.5%及1%浓度氯普鲁卡因维持时间长,麻醉期间基本不用追加静脉麻醉药,麻醉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儿童硬膜外麻醉的最低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0.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EMLA)用于小儿全麻气管插管后,抑制术中气管导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减轻术后咽喉部疼痛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行上睑下垂手术的患儿,分为对照组(C组)、EMLA 1组(L1组)、EMLA 2组(L2组),每组20例.记录气管插管前、插管后2 min、10 min、30 min、1h、包扎头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