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动脉三期扫描联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技术对小肝癌(small hepatic carcinoma,SHCC)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占位性肝脏病变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给予螺旋CT常规扫描(对照组),螺旋CT动脉三期扫描联合CTA诊断(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诊断结果 .结果 观察组动脉早期实质样强化6例,血管样强化7例;动脉中期实质样强化8例,血管样强化15例;动脉晚期实质样强化24例,血管样强化4例.观察组动脉早期无强化12例,轻度强化9例,中度强化5例,重度强化2例;动脉中期无强化2例,轻度强化10例,中度强化6例,重度强化10例;动脉晚期无强化0例,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7例,重度强化19例.观察组灵敏度92.86%,特异度93.75%,漏诊率7.14%,准确度93.18%,阳性预测值96.30%,阴性预测值88.24%.观察组的诊断准确度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动脉三期扫描联合CTA诊断技术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患者癌旁肿瘤沉积(TD)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术前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存在TD患者为TD组、52例结直肠癌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为淋巴结转移组,对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于术前接受MSCT检查,分析TD与淋巴结转移患者MSCT表现及其在患者TD病情诊断中价值。  结果  TD患者病灶较大,形态多为不规则,与附近组织界线不清晰,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可见均匀显著强化,强化程度与原发肿瘤相近,动脉增强扫显示为边界强化,少量病灶可以观察到液化坏死;淋巴结转移患者病灶较小,形态规则,多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与附近组织比较边界相对清晰,密度相对均匀。TD组与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病灶密度、边界、形状、长短径之比、平扫CT值、动脉期强化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短径之比、平扫CT值、动脉期强化CT值与TD有关(P < 0.05),以此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公式为Logit (P)=65.212-6.001×长短径之比-0.315×平扫CT值-0.333×动脉期强化CT值。ROC曲线显示,长短径之比、平扫CT值、动脉期强化CT值用于TD诊断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836、0.832以及0.878,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值为0.979。  结论  MSCT检查可以为结直肠癌TD诊断提供有效影像学依据,基于MSCT回归模型有助于提高TD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进行诊断的CT表现与相关病理特征。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通过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肝癌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平扫与三期扫描的方式,分别将扫描时间设定为动脉期25秒,门脉期75秒,延迟期为5分钟。对于增强扫描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对其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1.5ml/kg,注射速率为2.5ml/s。将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分析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意义。结果 92.3%的患者其动脉期CT扫描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高密度,而门静脉期则有65.2%的患者肿瘤部位呈现低密度,24.4%的患者呈现高密度。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与三期扫描,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小肝癌患者肿瘤部位的血供与其他临床特点,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