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在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应城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CPH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51例和序贯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患者均行有创机械通气,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常规组患者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而序贯组患者改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比较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院内死亡率,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序贯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PaO_2、p H值高于常规组,PaCO_2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低于常规组,FEV_1、FVC大于对照组,FVC%pred高于常规组(P0.05)。序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在重症CPH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患者ICU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降低AMI并发CS的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我院治疗的110例AMI并发C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院内存活情况设为存活组与死亡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脏功能以及发病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时间等病历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AMI并发CS患者ICU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AMI并发CS患者ICU内死亡50例,死亡率45. 4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AMI发病至入院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3支病变、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CS发病至PCI时间、梗死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 76,95%CI为1. 06~6. 64)、年龄 70岁(OR=2. 43,95%CI为0. 86~5. 76)、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0~I级(OR=3. 33,95%CI为1. 12~8. 56)、3支病变(OR=4. 01,95%CI为1. 25~9. 13)、CS发病至PCI时间 7d(OR=2. 61,95%CI为1. 13~7. 87)是AMI并发CS患者ICU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MI并发CS患者院内死亡率较高,合并糖尿病、年龄 70岁、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0~I级、三支病变、CS发病至PCI时间 7d均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以贫血、出血、感染及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 ,但当组织器官受到损害时 ,则症状复杂而不典型 ,容易误诊。现将 1998年至 2 0 0 1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特殊临床表现的 3例白血病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供同道们参考。1 病例资料1)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一例 :患者女 ,6 5岁 ,因解黑便一周 ,伴头昏乏力 ,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 ,体检 :中度贫血外貌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静脉点滴处可见瘀斑 ,表浅淋巴结不肿大 ,心肺正常 ,胸骨无压痛 ,叩击痛 ,腹平坦 ,腹软 ,中上腹轻度压痛 ,肝脾不肿大 ,实验室 :白细胞 6 .2×10 9/L ,红…  相似文献   
4.
人群夏季感冒等疾病与空调环境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人群夏季常见疾病与使用空调的关系及其人群分布。[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根据夏季人群空调使用情况,将观察人群分为4个人群组,1组:在工作场所和家中均使用空调组;2组:在工作场所使用,家中不使用空调组;3组:在工作场所不使用,家中使用空调组;4组:在工作场所和家中均不使用空调组。[结果] 使用空调的3个人群组(1组、2组和3组)各自的夏季“伤风(咳嗽、流鼻涕)”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组)人群。工作地点有空调的2个人群组(1组和2组)“感冒(发烧)”的发生率和“工作场所和家中均使用空调”组人群“皮肤过敏”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工作场所和家中均使用空调”的因素是所调查人群夏季患“伤风(咳嗽、流鼻涕)”、“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和“感冒(发烧)”4种疾病症状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在“工作地使用空调,家里不使用空调”因素同时也是人群患“感冒(发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工作地和家中使用空调”、“办公室空气清新程度”和“从事不喜欢的工作”3个因素,各有3项人群夏季常见疾病与之有显著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复杂多样,其中恶性心律失常是中毒致死的最常见原因,且无特效解毒药,传统治疗是应用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我院临床加用生脉注射液综合救治30例乌头碱中毒患者,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4年8月湖北省云梦县中医院ICU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患者60例(男36,女  相似文献   
6.
空调相关常见病症的人群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家用空调在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中的普及,一些主要在寒冷季节多发的病症,如感冒,发烧,肺炎等,夏季也出现发病增多的现象,甚至会出现人群短时间内集体暴发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些文献报道,使用空调的人群夏季感冒的发生率高于对照人群,人群的支气管哮喘和荨麻疹的发生率以夏季为最高。这些报道提示了夏季使用空调与病症发生之间的联系,但这些病症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怎样,什么人群容易出现这一现象,国内目前的文献报道不多。本文采用流行病调查的方法,围绕使用空调人群及其病症相关的因素进行观察,对常见病症在人群中的分布进行描述,以期帮助人们了解与空调环境相关的常见病症的发病影响因素,降低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肾实质损害后期肾功能毁损 ,从而产生的临床综合症 ,它以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代谢产物潴留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各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 ,但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肾衰不常见 ,我们从 1998~ 2 0 0 1年共收治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
1999年 6月 2 7日至 7月 9日 ,笔者收治 1例乙状结肠扭转并梗阻患者 ,由于病种特殊和临床表现不典型 ,导致误诊 ,现就诊治情况作一分析介绍。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 ,60岁 ,汉族 ,已婚 ,农民 ;因左上腹及中上腹持续性绞痛、阵发加剧一天而于 1999年 6月2 7日入院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列线图模型对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进一步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7例产后出血的高龄产妇,同期选取未发生产后出血的高龄产妇184例,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DCA)、校准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效用进行验证。结果 在模型建立组、外部验证组中,产后出血、产后未出血产妇年龄、前置胎盘、分娩方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巨大儿、宫缩乏力、瘢痕子宫、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40岁(OR=3.870)、剖宫产(OR=5.837)、前置胎盘(OR=3.685)、HDCP(OR=6.177)、巨大儿(OR=4.298)、宫缩乏力(OR=5.231)、瘢痕子宫(OR=5.080)、SDS≥53分(OR=2.980)及SAS≥50分(OR=4.126)是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中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AU...  相似文献   
10.
陣发性心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簡称室性心动过速)多見于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間或見于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至于正常心脏发生室性心动过速者甚为少見,在国内只石氏于1955年报告2例,均系由运动所引致。作者于近7年来曾見2例。病例报告例1:陈某(門診号419909),男,21岁,学生。因陣发性心悸約一年,于1962年6月26日就診,缘患者于1961年开始有心悸发作,每次历时半小时乃至4.5小时不等,常出現在心绪不佳后,发作时除心悸和煩躁外,并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