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牛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PV-9000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1例乳腺疾病患者病灶组织中p75的表达.结果 p75在乳腺肿瘤肌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而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纤维腺瘤、小叶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P<0.05),各类乳腺痛中的p75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p75可能抑制乳腺肿瘤细胞的增生,诱导瘤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疝气治疗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复发率。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成人疝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运用传统疝气手术,研究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各组不同手术治疗后患者治效果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研究组各项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并发症率、疼痛率上,研究组2.17%、2.17%、4.35%,参照组10.87%、13.04%、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度率上,研究组97.83%,参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疝气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损伤,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复发率与并发症,改善疼痛状况,整体治疗恢复状况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2007年经手术切除并确诊的8例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间质瘤男女均可发病,男女之比5∶3;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便血、贫血、腹部包块为主;B超、CT检查较肠镜、钡餐检查诊断率高;发生于空肠6例,回肠1例,空回肠交界1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为75.0%,CD34阳性率为62.5%,其共同表达率为62.5%。术后随访1月~5年,无1例转移及复发。结论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依赖于B超、CT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2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162例女性病人,比较不同引流方式下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皮瓣坏死率、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均明显低于无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1.60、9.45,F=21.60~40.75,q=3.82~12.84,P<0.01)。结论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的方法,能显著降低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胭动脉瘤的发病率较低,约占周围动脉瘤的12.5%,常误诊为胭窝囊肿及腱鞘囊肿等。1990~2008年,我院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5—77岁。病变位于右下肢4例,左下肢1例。临床表现为搏动性包块5例,跛行4例,伸膝困难3例,肢体疼痛4例,肌无力3例。有外伤或手术史3例,听诊吹风样杂音3例。5例动脉瘤中,1例为假性动脉瘤,4例真性动脉瘤。瘤体直径5~10cm。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为6.2%~35.0%,而国外为15.5%.35.0%。本院采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乳胶管持续负压吸引,待腋窝引流液体量低于5ml后,继之更换细导尿管引流,大大降低了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肠神经活性物质在淤血性肠炎反应中的变化,为临床诊治肠功能紊乱提供依据。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工夹闭实验组兔门静脉1 h,造成肠淤血炎症反应。12 h后处死动物,距幽门15 cm处切取小肠标本,免疫组化SP法检测脑啡肽(ENK)、神经降压素(NT)、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的表达。结果实验组ENK、NT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8.067、4.174,P〈0.01),而实验组VIP、NPY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960、1.976,P〉0.05)。结论在淤血性肠炎反应中,兴奋性神经递质ENK、NT的表达明显升高,而抑制性神经递质VIP、NPY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表明该过程中肠神经系统以兴奋性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性质肠神经活性物质在淤血性肠炎反应中的变化,为临床诊治肠功能紊乱提供依据.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工夹闭实验组兔门静脉1 h,造成肠淤血炎症反应.12 h后处死动物,距幽门15 cm 处切取小肠标本,免疫组化SP法检测脑啡肽(ENK)、神经降压素 (NT)、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ENK、NT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8.067、4.174,P<0.01),而实验组VIP、NPY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960、1.976,P>0.05).结论 在淤血性肠炎反应中,兴奋性神经递质ENK、NT的表达明显升高,而抑制性神经递质VIP、NPY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表明该过程中肠神经系统以兴奋性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众所周知,肠道系统的微生物群是调节肠道健康与否的重要微环境。拥有平衡的微生物群有助于预防疾病,特别是与胃肠系统有关的癌症。鼠李糖乳杆菌(L. rhamnosus)具有抗肿瘤作用,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探讨L. rhamnosus对人结直肠癌(CRC)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 将人CRC细胞HCT-116、HT-29以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用L. rhamnosus的培养上清液(LRCS)或大肠埃希菌(E. Coli)的培养上清液(ECCS)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分布。使用3 kDa超滤管将细菌培养上清液分为低分子量组分(<3 kDa)和高分子量组分(>3 kDa),分析这两个组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非靶向LC-MS/MS以鉴定LRCS有效组分中的抗CRC细胞的代谢物,并使用5 μmol/L浓度的上述代谢物筛选影响凋亡的关键代谢物。细胞凋亡通路siRNA筛选鉴定关键代谢物的作用靶标。分子对接分析关键代谢物与靶标分子的相互作用位点。结果 LRCS呈浓度依赖性降低CRC细胞的活力,且明显促进CRC细胞的凋亡(均P<0.05),而ECCS无上述作用(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仅LRCS低分子量能产生上述作用。非靶向LC-MS/MS鉴定以及验证实验表明,吲哚-3-乳酸(I3L)影响CRC细胞凋亡的L. rhamnosus关键代谢物。通过siRNA筛选,将CRC细胞的特异性蛋白3(SP3)敲除后,I3L对CRC细胞的凋亡水平、TNF-α的表达与分泌水平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分子对接发现,I3L与SP3的K551、E551和E552存在相互作用。将SP3敲除CRC细胞分别转染SP3野生型过表达质粒和SP3突变型过表达质粒,I3L可以促进前者的细胞凋亡水平和TNF-α分泌水平(均P<0.05),但对后者无此作用(均P>0.05)。结论 L. rhamnosus能促进CRC细胞的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代谢物I3L通过结合SP3的K551、E551和E552位点,增加TNF-α的转录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腹壁包块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体征,多由于肿瘤、炎症、畸形、外伤、囊样变,甚至异物所致的局部肿大、增生、膨胀、粘连、移位而形成的团块。种类繁多,表现多样,症状不一,对其诊治措施亦迥然不同,临床上易出现误诊、误治。现将401医院131例腹壁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