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摘 要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参与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方法: 监测特殊群体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调整,提高了疗效,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个体化的精准药学的实践,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烧伤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急外伤,皮肤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细菌容易侵蚀,并在此生长繁殖[1,2],易于导致感染[3].  相似文献   
4.
1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生物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涉及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学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5.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和欧洲心脏学会(ESC)修订的PCI指南,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23±12)%、(23±12)%和(27±12)%[1]。主要预防围术期心肌梗死措施是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作者在临床药学查房的过程中观察到,行PCI术后的患者,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预防方案为:术前使用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300mg,1次/d,氯吡格雷(波立维)750mg,1次/d,术后使用阿司匹林300mg,1次/d,共用一个月,后改为100mg,1次/d维持,氯吡格雷75mg,1次/d维持一年,低分子肝素(克塞或速礕凝)0·75~1mg/(kg·h),1次/12h,共3~5d;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起始剂量0·2~0~4ug/(kg·min),30min内静脉滴注,继续以0·05~0·1ug/(kg·min)的速度维持滴注13~26h。有些患者在上述方案中会出现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查阅我院07年行PCI术的患者病历共20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对使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79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我院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最多(43.2%),其次为中药制剂(17.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39.8%),其次为循环系统(27.1%)和免疫系统(19.5%)。39例报告来源于临床药师,40例报告来源于临床医生。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培养,并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测定在治疗和预防新疆维吾尔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T)高危患儿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影响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采用Sanger测序技术检测患儿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谷浓度的影响。 结果:9例患儿的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0.5 μg·mL-1,26 例伏立康唑谷浓度>6 μg·mL-1。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与患儿的年龄存在显著相关性(F=2.671,P<0.05)。静脉途径给药患儿的伏立康唑浓度剂量比结果显著高于口服途径给药的患儿(t=-2.330,P<0.05)。伏立康唑在超快代谢型患儿中的血浆谷浓度显著低于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正常代谢型患儿[(1.84±1.47),(4.21±12.26),(2.75±1.91),(3.60±2.13) μg·mL-1;P<0.05]。使用伏立康唑后,患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高于使用前水平(P<0.05)。结论:通过监测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并联合CYP2C19基因多态性来共同指导异基因HSCT高危患儿使用伏立康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57例在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前采取皮损部位的图像并储存,治疗后4周、12周,再次采取皮损部位的图像储存,对治疗前后白斑的大小、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例患者,治疗4周后,显效21例,进步33例,无效3例,有效率36.8%;治疗12周后,显效24例,进步31例,无效2例,有效率42.1%;两者有效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15,P=0.70)。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白癜风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周后的皮损面积减少值与治疗12周后的皮损面积减少值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可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浅谈临床药师的定位和深入临床实践的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医学、药学两大学科发展的历史,经历了结合-分离-结合的发展轨迹.医药结合是临床医学的核心,而临床药师则是实现这一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医药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0.
贺冰  郭伟  朱卫江 《新疆医学》2009,39(4):140-140
现代中药制剂工艺普遍存在药材水提液的精制问题。传统工艺一般采用醇沉法,其缺点在中药现代化潮流中越来越突出,更为重要的是有效成份包括一些微量元素损失严重^[1,2]。为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高新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需要,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中药制剂的研究开发中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