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调查2019年广东省某县一起食源性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为防控类似事件提供建议。方法通过个案调查、医院就诊系统查询等方式开展病例搜索,对调查对象开展布鲁氏菌感染初筛及确证实验;对结果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共发现30例病例及6例隐性感染者;病例发病时间为7月10日至8月18日,呈现持续同源的暴发模式;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70.00%)、肌肉、关节痛(46.67%)、乏力(43.33%)等;共从调查对象血液中分离出21株布鲁氏菌且均为羊3型;经分析,仅生饮H家羊奶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未饮者相比相对危险度(RR)值为16.91(2.38~119.96),与煮沸饮者相比,RR值为36.36(5.07~260.58),且感染与饮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4.437,P=0.035)及时间上的关联。结论该布病暴发疫情为患者饮用受羊种3型布鲁氏菌污染的未煮沸羊奶所致。  相似文献   
2.
孔祥钦  沈超华  曾育富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28-2930
目的探讨五华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五华县2002—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 2002—2011年五华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39 271例,年均发病率为311.13/10万,死亡病例128例,年均死亡率为1.01/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21 666例,年均发病率为171.65/10万;丙类传染病6种17 605例,年均发病率为139.48/10万。呼吸道传染病居乙类传染病发病第1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居乙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年均发病率居前2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占死亡总数(128例)的77.3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手足口病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今后五华县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存放时间及存放温度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存放时间及存放温度对生、熟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减少亚硝酸盐危害提供依据。方法用格里斯试剂比色法测定生、熟蔬菜室温(25~29℃)和冰箱(4℃)存放温度下,随存放时间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生大白菜存放时间超过24 h,亚硝酸盐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冰箱存放比室温存放延缓亚硝酸盐升高(P〈0.05);生空心菜存放24 h亚硝酸盐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超过24 h逐渐升高;熟大白菜、熟包菜隔顿(6 h)亚硝酸盐含量下降,隔夜(12 h)亚硝酸盐含量升高。结论生蔬菜存放时间不超过24 h,熟蔬菜即熟即食有助于减轻亚硝酸盐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五华县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置情况,为狂犬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通过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2年五华县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五华县共报告接诊狂犬病暴露人员24 728例,年均暴露率930.7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8∶1;儿童少年组和中老年组暴露人数最多,分别占39.64%和33.83%;职业以农民居多,占47.68%;暴露时间以夏秋季为主;伤口以下肢最多,占54.10%;伤口分级以Ⅱ级为主,占54.13%;致伤动物犬占80.92%,猫占15.89%;伤后24h内就诊者占82.16%;11.67%的Ⅲ级暴露人员接种了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 预防狂犬病首先要加强农村犬猫的管理和免疫,普及狂犬病预防控制知识,还要加大对中老年和儿童、学生等高危人群的关注和保护,提高新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并将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纳入补偿范围,促进狂犬病暴露后医学处理的可支付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