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额眶损伤的伤情特点,探讨额眶损伤早期手术处理的效果。 方法 对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6月至2009年5月救治的26例额眶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额眶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为意识障碍轻、额眶塌陷畸形明显、脑脊液漏及颅神经损伤发生率高。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19例,中残6例,重残1例。按面部整形评价标准,17例行额眶整复者术后12例达到整形标准优秀级,5例达到良好级。7例行颅底重建者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者术后视力改善明显。 结论 额眶损伤在治疗上应积极早期手术,包括颅内血肿清除、挫伤坏死脑组织清除、额眶塌陷畸形整复、颅底修复等,此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防止颅内感染等。  相似文献   
2.
脑室出血CT值对术式选择及预后的指导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CT值对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以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侧脑室出血病例的血肿CT值,每10HU分成一组,对其脑室引流效果和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HU以下与70HU以上组别之间ADL与脑室引流显效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艾(P〈0.05)。结论急性期CT扫描显示脑室出血的CT值对应采取的具体术式和病情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切开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硬脑膜网状切开方式治疗,对比两组中出现死亡的人数及残疾率。结果对照组死亡率为34.38%,观察组为23.0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中80.95%患者出现术后残疾现象,观察组则仅有53.85%患者残疾,且观察组残疾程度大多在中度,恢复效果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硬脑膜网状切开方式治疗脑外伤相对于传统大骨瓣切开方式而言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更好处理外伤,降低重度残疾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至2015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科于2015年1月科室成立了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4年收治的14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训练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住院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满意度98.78%,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既提高了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住院满意度,也改进了护士的工作模式,并加强了医护与科室之间沟通合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及厚街医院收治并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病人,其中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42例病人为试验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49例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小组成员全程负责病人从入院评估、查房、围术期管理、健康教育到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病人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提高了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P0.05),且病人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能降低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病人的并发症,提高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同时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张燕  任利容  曾爱生  于燕  王珊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9):2294-2297
目的 探讨血清S100B蛋白水平对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子痫前期患者60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纳入本院同期子痫患者1例。分别于入院时和分娩后3、7 d,检测受试者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 3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入院孕周、分娩孕周短于对照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情况与时间在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其中,入院时、分娩后3 d,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7 d,3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和分娩后3、7 d,子痫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0.170、0.090、0.053 μg/L。结论 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提示脑血管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可能是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和预测子痫发生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