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元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3例,根据手术日期排序分成两组,对照组(n=35)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n=38)在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元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身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身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身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DS及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5.26%,对照组并发症率17.1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4.74%,对照组总满意度80.00%,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元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较常规护理更加优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护理分值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加强科学化管理、建立绩效评价指标是护理管理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中还应当注重成本、经济及效益,将护理质量的提高与医院和科室的效益指标相结合。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值得每位临床科护士长认真思索。2007年9月以来,我院眼科开始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行护理分值制度,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舌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舌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语言效果、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舌癌患者围术期中,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素质,并且有利于护理带教和管理工作,保证患者舌功能锻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总结真空小梁成形术(pneumatic trabeculoplasty,PN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要点.治疗前充分的解释PNT治疗原理,减少青光眼患者的心理负担,注意避免在治疗环上施加过大的向下的压力,以眼表与治疗环接触无缝隙为度,告知患者治疗前20 s内会出现一过性黑矇,30 s后即可恢复,不必紧张,注重测量眼压来评价治疗效果,做好患者的出院回访工作及建立长期观察数据库,保证了治疗效果.治疗后第1、第7、第14、第30、第45、第60、第90、第120天患者眼压(13.0~25.0 mmHg,1 mmHg=0.133 kPa)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术后90 d后部分患者眼压有升高趋势,其中3例4眼进行了第2次PNT治疗.本组患者PNT治疗前后的视力无变化,4个月后复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和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牟1-12月在该科住院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千预组SAS、SDS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可伴有多种心理障碍,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6.
眼科手术室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科手术所需器械精细且易于损坏,对无菌条件要求高,设置专科手术室在使用和管理方面有较多优点.我院从2000年开始设立独立的眼科专科手术室,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摸索,现将手术室的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全身性疾病眼科患者局麻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术中连接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做好患者心理及术中护理。结果:308例患者,术中高血压发生率29.5%,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9.1%,经严密的监测与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术中严密的监测与护理可以确保合并全身性疾病的局麻患者安全度过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眼球摘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术前作好心理护理、全麻复苏护理及眼部固定加压包扎,取得患儿家属的配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儿均安全度过围术期,13例均平安出院。结论:加强患儿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者16例,给予治疗的同时对其亲属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50d~15岁,均行眼球摘除+义眼植入术。病理检查:视神经残端未见肿瘤细胞。对患者亲属(均为父母)进行健康教育。2实施方法根据患者亲属的心理状态、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进行评估,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个别交谈的方式进行,每日对患者亲属行为的改变状态评价1次后,做出评估再确定新的内容和目标,循环进行。同时发放健康手册、相关疾病的书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观察真空小梁成形术(pneumatic trabeculoplasty,PN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11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4例(20眼),均接受PNT治疗,观察PNT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记录PNT治疗前1h及治疗后1h、1d、7d、14d、30d、45d、60d、90d、120d的眼压情况,观察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4个月眼压得到控制和眼压显著下降的患者数量。随访4个月,比较术前和术后4个月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 PNT治疗前视力为0.76±0.23,治疗后为0.73±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治疗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4个月分别有13眼(65%)、12眼(60%)、11眼(55%)和5眼(25%)在减少药物或停用药物的情况下眼压得到控制,分别有17眼(85%)、15眼(75%)、15眼(75%)和11眼(55%)眼压显著下降。PNT治疗前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所用药物明显减少。治疗后4个月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N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