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改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与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跨跃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结合单管多重PCR以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法(RDB)技术对182例孕妇分别进行α地中海贫血(--SEA、-α3.7、-α4.2缺失型突变)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17种常见的点突变)检测,并将其分为α地中海贫血组、β地中海贫血组、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组和健康对照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红细胞G6PD/6PGD。结果单纯α地中海贫血患者缺失型突变类型的构成比依次为--SEA/αα(54.17%)、αα/-α4.2(20.83%)、αα/-α3.7(12.50%)、--SEA/-α4.2(8.33%)、--SEA/-α3.7(4.17%)。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分布情况依次为CD41-42-TTCT(33.33%)、CD17 A→T(20.51%)、IVS-Ⅱ-654C→T(20.51%)、-28A→G(12.82%)、CD27-28+C(5.13%)、βE GAG→AAG(5.13%)、CD43G→T(2.56%)。α地中海贫血组、β地中海贫血组及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组的红细胞G6PD/6PGD比值分别为1.69±0.39、1.66±0.32及1.70±0.27,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6±0.26,P〈0.05);α地中海贫血组、β地中海贫血组及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组的G6PD/6P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6PD/6PGD测定对地中海贫血初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常规参数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联合红细胞脆性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及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产前门诊、社康中心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各3份,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将其分为地贫组68例,其中根据地贫类型分为α-地贫25例,β-地贫37例,α复合β地贫6例;非地贫组22例;比较患者 HGB、MCV、MCHC、RDW以及红细胞脆性。结果α-地贫、β-地贫、α复合β地贫中MCV及红细胞脆性均比非地贫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GB、MCHC、RDW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参数联合红细胞脆性检测在社区地贫初步筛查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并不能完全排除地贫,应在此基础上联合其他检测项目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对高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中心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进行系统管理的60例患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后两个月开始同时采取行为干预,两组均随访2~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压保持稳定的26例,总有效控制率为86.7%,对照组16例,总有效控制率为5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血压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超过65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因、预后进行分析,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分析其指标菌组成及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大多数患者有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微生物以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的致病病原菌稍高;菌株清除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95.2%、92.9%,对照组分别为85.7%、7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虽然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微生物区别不大,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的致病病原菌稍高,建议首先使用对链球菌和嗜血杆菌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氟苯桂嗪(西比灵,flun(?)rizine)为血管扩张药,有直接扩张血管作用。本人于1991年度用该药治疗偏头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睡眠障碍等23例女病人,其中3例出现月经紊乱,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42岁。患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曾思强 《当代医学》2012,(28):50-51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了两组,每组患者50例,称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给予莫西沙星注射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针对不同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退热时间方面左氧氟沙星组为(4.231±2.134)天、莫西沙星组为(2.975±1.987)天;在咳嗽改善时间方面左氧氟沙星组为(4.231±2.456)天、莫西沙星组为(3.387±1.456)天;在肺部啰音改善时间方面左氧氟沙星组为(4.907±2.974)天、莫西沙星组为(3.789±2.109)天;在痰培养结果转阴率方面左氧氟沙星组为70%、莫西沙星组为42%.莫西沙星组均优于左氧氟沙星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普罗帕酮引起急性肝内胆淤性黄疸1例广东番禺市疗养院曾思强病例报告男,55岁。因头晕,心跳4个月于1991年1月21日入院,入院前在门诊治疗,曾用硝苯地平、维生素B6等治疗无显效。平时无发热、高血压病史,否定有肝炎病史。入院检查:体温37℃,脉搏60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口服与利巴韦林、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6例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3、5、7 d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5、7 d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3例无效患儿抗炎后再次出现感染后咳嗽,给予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后痊愈;对照组16例治疗无效患儿给予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后痊愈。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孟鲁司特钠口服与利巴韦林、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