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用甘露醇后致肾损害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ALI)的关系.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ALI分为ALl组(47例)和非ALI组(11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sTLT-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脓毒症ALI患者血清HMGB1、sTLT-1水平与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探讨脓毒症AL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观察HMGB1、sTLT-1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LI的预测价值.结果 ALI组氧合指数[pa(O2)/FiO2]低于非ALI组,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C反应蛋白(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HMGB1、sTLT-1水平均高于非A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ALI患者血清HMGB1、sTLT-1水平与pa(O2)/FiO2呈负相关,与SOFA评分、CRP、NT-proBNP呈正相关(P<0.05).pa(O2)/FiO2、SOFA评分及血清HMGB1、sTLT-1水平均是影响脓毒症AL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HMGB1、sTLT-1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ALI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血清HMGB1、sTLT-1水平单独预测.结论 脓毒症ALl患者血清HMGB1、sTLT-1水平升高,可作为判断ALI发生的潜在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其他管道类、敷料类产品是目前医疗卫生机构使用最广泛的医疗用品。自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颁布以来 ,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监督监测工作。现将进入云南省及云南省生产的一次性医疗用品(1997~ 1999年 )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7年 2件注射器、 14件输液器、 6 4件敷料类样品 ;1998年 15件注射器、 2 6件输液器、 34件其他管道类、 2 5件敷料类产品 ;1999年 19件注射器、 33件输液器、 2 2件其他管道类、 5 8件敷料类产品。监测内容 :无菌试验及鲎试验。1 2 方法1 2 1…  相似文献   
4.
脑座中用甘露醇后致肾损害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建辉 《重庆医学》1998,27(6):387-388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解云南省各级医院对卫生部《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规定》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本省今后医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保障人体健康,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云南省卫生防疫站于1998年第二季度对195个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医院和部分企业单位职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措施、建筑布局现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  相似文献   
6.
汪永辉  曾建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781-1783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2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0例和正常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患者中(3.64±0.76)g/L明显高于对照组(2.89±0.62)g/L,P<0.05,对冠心病的相对危险为3.34(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有促进作用,可作为预测冠心病风险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PCI治疗中发生无复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PCI中末次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同时观察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6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2次冠状动脉造影TIMI 3级血流获得率、CTF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LVEF、出血并发症高于对照组,PCI术后60d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不增加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前提下可明显降低和改善ACS患者PCI后无复流现象,是一种有效的PCI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3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4 d"于2019年7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4 d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区牵扯样痛,持续约数分钟到数小时,最长约3 h,伴肩部及腰部放射痛,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胸闷、气促、心悸、晕厥、黑曚。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30余年,约20支/天,无酗酒史。入院查体:T36.6℃,P 48次/min,R 20次/min,BP 96/62 mmH 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患者的分娩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6月以来的脐带绕颈患者148例,分析脐带绕颈患者的病情以及围产期的处理方法,探讨处理脐带绕颈患者的最佳方法。结果:脐带绕颈患者的剖宫产率为50.68%,极显著高于正常无脐带绕颈的9.89%,两者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胎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的患者比例高达10.14%,也极显著高于正常无脐带绕颈的孕妇,两者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脐带绕颈增加了孕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数以及死胎率,对孕妇和胎儿均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对于脐带绕颈病例应严格监控,尽量避免新生儿窒息以及死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4年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143例,现将其发病情况及主要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3例均为1993年1月至1996年间住院病人,其中男113例(79%),女30例。发病年龄15~69岁(平均31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