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患者 女,60岁,因“上腹部胀痛2月”于2013-07-31以腹部肿瘤收入院。入院前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胀痛,在进食后腹部胀痛加剧。14年前因“子宫肌瘤”在当地卫生院行“子宫全切”,术后病理检查不详。入院查体:卡氏体力评分(KPS)80,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上腹肋缘下可扪及一大小约15 cm ×10 cm 不规则包块,边界不清,质中硬,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彩超检查示脾肾间隙及左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全腹部 CT 示:脾区肿块影(图1~3),诊断脾脏肿瘤,左侧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影。于2013-08-05在本院行脾、胰尾及左侧附件区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见脾脏脏面发出直径约15.0 cm 大小肿瘤,呈囊实性,形态不规则,瘤体与胃后壁、结肠脾曲及周围组织广泛粘连,肿瘤侵及胰尾、左肾前筋膜。另探及左附件见直径约4.0 cm 大小肿瘤,表面光滑,包膜完整。病理(图4)及免疫组化结果:卵巢颗粒细胞瘤、脾转移性颗粒细胞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MR T2* PWI联合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74例患者,共84个病灶,患者行常规MR平扫、T2* PWI和DWI检查。根据MR T2*首次通过灌注成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于ADC图测量病灶的ADC值;计算T2* PWI的最大下降线性斜率(MS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T2* PWI、DWI和两者联合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SD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 PWI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0.57%(48/53)、83.87%(26/31)、90.57%(48/53)、83.87%(26/31)、0.87;DWI分别为84.91%(45/53)、74.19%(23/31)、84.91%(45/53)、74.19%(23/31)、0.83;两者联合分别为94.34%(50/53)、90.32%(28/31)、94.34%(50/53)、90.32%(28/31)、0.91。结论 T2* PWI联合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轴扫及MPR对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CT资料,对比分析CT轴扫图像、MPR图像及CT轴扫联合MPR图像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轴扫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69.8%(30/43),MPR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67.4%(29/43),CT轴扫结合MPR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90.7%(39/43)。结论:MSCT对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轴扫与MPR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穿孔部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晚期贲门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至腹腔干,然后推注化疗药物HCPT+DDP+CF+5-FU,21—28天重复,一般介入治疗2—3周期,1周内合并放射治疗,放疗总量40-60Gy,有手术愿望的放疗40Gy/20F/4W后及第二次介入后重新评价,有手术指征的,休息2周后手术。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结果:23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肿瘤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7例,进展(PD)1例,3例治疗后手术。总有效率95.7%(22/23),1年生存率91.3%(21/23);2年生存率73.9%(17/23);3年生存率50.2%(12/23);5年生存率30.4%(7/23)。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其次为消化道反应,无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贲门癌具有安全性好,有效率高,患者生活质量高,易于接受等优点。对中晚期贲门癌的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姑息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8层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冠状动脉迂曲的诊断价值。方法:16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其中97例CTA检查前、后2周行CAG检查。对比分析2种方法对冠状动脉迂曲的检出率及对冠状动脉迂曲程度评价。结果:160例检出冠状动脉迂曲26例,CTA、CAG检出率分别为16.3%(26/160)、14.4%(14/97)。重度迂曲患者年龄较轻中度大,迂曲长度较短(P0.05),但2组间曲段至窦口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CTA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迂曲及评价迂曲程度,对冠状动脉迂曲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与放疗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贲门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贲门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至腹腔干,然后推注化疗药物HCPT+DDP+CF+5-FU,21-28天重复,一般介入治疗2-3周期,1周内合并放射治疗,放疗总量40-60Gy,有手术愿望的放疗40Gy/20F/4W后及第二次介入后重新评价,有手术指征的,休息2周后手术.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结果:23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肿瘤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7例,进展(PD)1例,3例治疗后手术.总有效率95.7%(22/23),1年生存率91.3%(21/23);2年生存率73.9%(17/23);3年生存率50.2%(12/23);5年生存率30.4%(7/23).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其次为消化道反应,无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贲门癌具有安全性好,有效率高,患者生活质量高,易于接受等优点.对中晚期贲门癌的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姑息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