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8岁,因左下肢疼痛5d,右侧胸痛1d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肿胀,逐渐加重。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缓解。1d前自觉右侧胸痛,少咳,无痰,无咯血。到我院就诊,X线胸片可见右下肺近似三角形致密阴影,尖端指向肺门;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下肢股浅静脉中下段及胭静脉血栓,左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体检:血压165/80mmHg(1mmHg=0.133kPa),体温37.4℃,消瘦,双目有神,甲状腺Ⅰ度肿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对患者左心房大小的影响。方法10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别采用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中消融组56例,药物治疗组45例,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左房大小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14.6±2.3)个月,消融组维持窦性心律47例,成功率为83.9%;药物治疗组维持窦性心律22例,成功率为48.8%,消融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左心房大小相似,药物治疗成功组患者左房内径虽较治疗前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成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左房内径较术前及药物治疗成功组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与药物治疗相比,有较高的窦律维持率,能更有效逆转左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常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继发血栓形成时,建立良好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给,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就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讨C型利钠多肽 (CNP)、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心包积液时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心包积液患者的血液和心包积液中的CNP、NPY、CGR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液中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血液和心包积液中的CNP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液中NPY和CGRP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心包积液中NPY水平显著低于血液中 (p <0 0 5 ) ,心包积液中的CGRP水平则显著高于血液中 (p <0 0 1)。心包积液的量与心包积液中CNP、CGRP呈正相关 (r=0 71,p <0 0 1,r=0 5 7,p <0 0 1)与NPY呈负相关 (r=- 0 6 7,p <0 0 1) ,心包积液中的CNP、NPY和CGRP与其血液中的浓度间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心包积液中有一定量的CNP、NPY和CGRP ,很可能由心包分泌。心包积液患者体内的CNP、NPY和CGRP的改变可能对心包积液的病理生理状况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8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Qlab技术描绘左室容量-时间曲线,计算左室16节段达最低收缩末容量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最大差异(Tmsv16-Dif)及二者的标准化值[Tmsv16-SD/R-R(%)、Tmsv16-Dif/R-R(%)]。结果正常对照组左室容量-时间曲线各节段排列有序,起伏一致,达最低收缩末容量的时间点几乎在一条直线,而心力衰竭组左室容量-时间曲线各节段分布彼此交错,运动幅度平坦,达最低收缩末容量的时间点分散。心力衰竭组曲线参数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R-R(%)及Tmsv16-Dif/R-R(%)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室容量-时间曲线形态及参数能全面反映左室收缩运动同步性及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物实验观察缬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14周龄的SHR分为生理盐水组、苯那普利组、小剂量缬沙坦和大剂量缬沙坦组,另用6 只同龄雄性WKY大鼠对照.观察用药4周前后的血压、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苯那普利组比较,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明确;大剂量缬沙坦平均下降41.7±4.93 mmHg,明显大于小剂量组的降压幅度27.7±4.46 mmHg,(P <0.01).SHR与WKY大鼠比较,血浆肾素活性仅在大剂量缬沙坦组明显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大剂量缬沙坦组更为明显升高,而苯那普利组有所下降.结论:缬沙坦的降压效果优于苯那普利,苯那普利使血浆AngⅡ水平减低,而缬沙坦使血浆AngⅡ水平升高.在长期用药过程中,较高的血浆AngⅡ水平对人体的影响或对器官的影响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去外膜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SHR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SHR组、Ang-(1-7)组和Ang779[Ang-(1-7)拮抗剂]组;8只WKY鼠作为对照组(WKY组)。去除大鼠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颈静脉给药2周,测量尾动脉收缩压(SBP)、双侧颈动脉血流量和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取双侧颈动脉制成光镜标本,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测定颈动脉内膜和中膜增生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1(AT1)受体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血管组织细胞凋亡。结果:Ang-(1-7)组SBP较Ang779组和SHR组显著下降(P〈0.01)。Ang-(1-7)组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内膜增生较SHR组和Ang779组明显改善(P〈0.01)。Ang-(1-7)组去外膜侧颈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SHR组和Ang779组(P〈0.01)。去外膜侧颈动脉AngⅡ浓度显著高于未去外膜侧(P〈0.01)。SHR组和Ang779组去外膜侧颈动脉觚受体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未去外膜侧(P〈0.01),Ang-(1-7)组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颈动脉觚受体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HR组和Ang779组(P〈0.01)。Ang-(1-7)组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凋亡指数较SHR组和Ang779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Ang-(1-7)能降低SHR的收缩压和血管阻力,增加去外膜侧颈动脉血流量,抑制去外膜后颈动脉内膜增生。这一作用可能与Ang-(1-7)下调颈动脉AT1受体,促进血管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重症中暑可使包括心肌在内的多器官、组织产生严重损害,病死率较高。分析我科收治的7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伴有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及血清肌钙蛋白的改变,显示其合并有心肌损害。积极降温治疗有助于降低重症中暑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治疗心包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内 ,并保留导管 ,进行抽液、引流、测压和注药治疗。结果  2 4例次全部成功 ,抽液或引流心包液 50~ 4 0 0 0ml,留置导管时间 3~ 4 0天 ,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治疗心包积液的优点在于 :①创伤小 ;②用途多 ;③使用简便 ;④减少痛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曹蘅 《临床荟萃》1996,11(15):709-710
本文通过对我院1984年~1994年间收治的10例马凡氏综合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征误诊的原因。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0例马凡氏综合征,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4岁~55岁,平均年龄34.9岁,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眼科手术3例,心脏手术2例,死亡3例,每个患者均有2个或2个以上系统病变,病变累及骨骼、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