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lount病以其胫骨内翻成角畸形,合并股骨内髁代偿性内翻为特征。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该病的确诊主要依据其X线表现。自1986年至1993年笔者共发现8例该病患者,本文主要对其X线特征进行描述和探讨,以有助于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评价重组体人类神经胶质生长因子2(rhGGF2)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54只大鼠被分为两组,I组(对照组)、Ⅱ组(实验组)。每只动物选一坐骨神经段实施挤压操作,实验组给予rhGGF2治疗,对照组用等量载体治疗。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其治疗后组织学的变化来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 实验组术后7天开始出现的神经轴突及髓鞘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呈现较轻的轴突溃变和较早的神经再生。结论 用rhGGF2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能促进其组织结构的早期恢复,从而可能有利于其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治疗髌股关节对合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2011年9月,对53例(62膝)髌股关节对合异常患者,依据其对合不良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及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进行治疗。结果外侧支持带松解组术前、术后Kujala关节评分分别为(59.49±2.52)、(75.15±3.40)分,髌周支持带平衡组分别为(60.35±3.17)、(88.62±3.74)分,2组术后髌股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其Kujala髌股关节评分术前、术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及髌周支持带平衡术均能有效去除髌股关节对合异常所致的应力失衡,防止髌股软骨面进一步磨损,减轻疼痛症状,改善髌骨活动度及关节伸屈功能。但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是治疗髌股关节对合异常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促丝裂原,具有较强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能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促进血流恢复,进而保护缺血性损伤神经组织。另有研究表明VEGF可明显促进神经再生、加速其功能恢复。VEGF及其受体在周围神经损伤后表达明显增加,并可能对周围神经损伤发挥双重作用。有关VEGF的生物学特征、VEGF受体及信号转导机制、周围神经损伤后表达与调节及VEGF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等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展现了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以优化法处理后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和自体神经瘤组成的联合体修复大鼠长段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实验组为异体神经与自体神经瘤联合移植组;B组对照组为自体神经移植组。Wistar大鼠作为神经供体,取单侧坐骨神经,制备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在术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价、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A组术后8周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慢于B组(P<0.05),术后16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动物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神经与自体神经瘤的联合体可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神经移植的一种良好替代体。  相似文献   
7.
带股方肌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我院III~IV型股骨颈骨折7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用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随诊78例,时间3年,骨折愈合率97.4%,股骨头坏死率6.4%。结论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是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用优化法处理后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和自体神经瘤组成的联合体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 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A组(自体神经瘤模型组),行同种异体神经与自体神经瘤联合移植;B组(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组),做自体神经移植.将30只成年Wistar大鼠作为神经供体,取其单侧坐骨神经,制备为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在术后的8周、16周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价、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 结果 两组模型制备成功后,术后8周时大鼠均出现肢体躲避反应;术后16周时均有大量神经纤维通过移植体,两组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直径及髓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电生理检测发现A组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慢于B组(P<0.05),术后1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A组和B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种异体神经与自体神经瘤组成的联合体能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恢复神经的传导功能,有效地促进神经的再生,此联合体是一种良好的自体神经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升降式颈椎骨折牵引床治疗颈椎骨折的监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6例颈椎骨折病人在常规治疗(颅骨牵引和(或)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根据杠杆原理设计的升降式颈椎骨折牵引床。观察患者生活自理和护理情况。结果 26例均治愈,无1例出现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栓塞性静脉炎、直立性低血压。有1例压疮。护理难度明显降低。结论升降式牵引改变了传统平卧位牵引的方式,明显减少了患者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护理和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牛振东  刘恒  曹瑞治 《华西医学》2012,(11):1741-1744
骨关节炎(OA)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发生与年龄、性别、遗传、肥胖、创伤有关。目前对于OA的治疗还没有很好的措施,其发生后病情发展的机制研究成为本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已发现与OA病情发展相关的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蛋白酶类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均处于初级阶段,且以各种作用机制指导的临床治疗措施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明确OA发展的相关病理机制,现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本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为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