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心电图(ECG)PR间期、QTc间期、QRS时限及HR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位点。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0例,年龄20~55岁。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咪达唑仑0.08mg/kg镇静,意识消失5min后记录ECG1。然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5ng/ml,待血浆浓度与效应室靶浓度达到平衡后记录ECG2。分析比较两个时间点ECG的PR间期、QTc间期、QRS时限及HR。结果与ECG1比较,ECG2的QTc间期、QRS时限显著延长(P<0.01),HR显著减慢(P<0.01),而P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干扰房室结至心室肌细胞间传导系统对心脏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曹振刚 《医学综述》2011,17(11):1701-1703
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超短效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结构式中因含有一个酯的结构,极易被体内酯酶迅速水解。其受年龄、性别和体质量的影响较小,甚至不依赖于肝、肾功能。半衰期极短,持续静脉滴注不产生蓄积作用,不良反应小,为一种较理想的高效、速效、短效的麻醉性镇痛药。现就瑞芬太尼在器官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马新明  曹振刚 《西部医学》2009,21(2):276-276
病例 1男,36岁,因急性阑尾炎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拟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ASAⅠ级,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及麻醉史,各项检查均符合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监测血压109/68mmHg,心率82次/min,SpO296%,ECG正常。选择T11~T12椎体间隙穿刺,过程顺利,置管顺,回抽未见血液及脑脊液。患者取仰卧位,给予2%利多卡因5毫升,5分钟后患者诉无不适,测麻醉平面在T12以下,无全脊髓麻醉征象,回抽无异常后给予0.75%左旋布比卡因10毫升,注药完毕后患者诉口唇发麻,旋即呼之不应,但神志清楚,可按医护人员的嘱咐完成手势语、点头及咿呀语声音,但不能用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预先注射不同剂量的帕瑞昔布钠后阻断静脉与不阻断静脉对异丙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各类手术的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性别不限)的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的分为5组,每组30例.P1组:将静脉血管在其近心端阻断后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1min后解除阻断,开始TCI异丙酚;P2组:直接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1min后TCI异丙酚;P3组:阻断静脉后静注帕瑞昔布钠20 mg,1min后解除阻断,开始TCI异丙酚;P4组:直接静脉注射20mg帕瑞昔布钠1min后TCI异丙酚;P5组:静注生理盐水4ml 1min后TCI异丙酚.在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前询问注射异丙酚时血管疼痛情况,统计注射痛的发生率.结果: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P4组、P5组注射痛的发生率高于P1组(P<0.001),而P2组、P3组注射痛发射率与P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组与P3组注射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4组、P5组注射痛发生率高于P2组(P<0.05);P4组、P5组注射痛发射率高于P3组(P<0.05);P4组与P5组注射痛发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静脉后预先静注20mg的帕瑞昔布钠或直接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可有效的降低异丙酚引起的注射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EA)组,每组25例。两组均采用L2-3间隙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CSEA组用25号腰麻针刺入蛛网膜下腔,注入腰麻药然后留置硬膜外导管,EA组直接置入硬膜外导管。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A组,硬膜外腔用药量明显少于EA组(P0.01),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5)。两组血压均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比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定复合异丙酚时瑞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EC50).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吾尔族患者3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18~ 30 kg/m2.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BIS值40~ 50时,TCI瑞芬太尼,初始Cp 6.0ng/ml,待Ce与Cp达平衡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2 min后行气管插管.患者气管插管后初始Cp为6.0 ng/ml,待Ce与Cp达平衡后开始切皮.发生气管插管反应和(或)切皮反应,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梯度为0.5 ng/ml.发生气管插管反应和(或)切皮反应的标准:收缩压升高超过基础值15%和(或)心率>90次/min且持续时间>15s.计算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复合异丙酚维持BIS值40 ~ 50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EC50及其95% CI分别为3.4(2.3 ~ 4.5) ng/ml和3.8(2.8~4.9) ng/ml.结论 复合异丙酚维持BIS值40~50时瑞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EC50分别为3.4和3.8 n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脊麻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7例老年患者(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连续硬膜外组(EA组)44例和单侧脊麻组(SSA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局麻药消耗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消耗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等,术中输液量及失血量等,评估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EA组与SSA组总体上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影响不存在组间差别(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的变化具有明显差异(P<0.01),但组间各时间点HR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SA组患者的MAP更加稳定。但SSA组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等方面均明显优于EA组(P<0.01),血管活性药物用量EA组明显多于SSA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脊麻不仅起效快、效果好,对患者血压、心率影响轻微,而且对药麻醉平面可控性很好,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晚期(孕37周后)胎儿脐血流频谱和脐带缠绕血流频谱的特点.方法 对孕37周后的胎儿脐血流和脐带缠绕脐血流进行动态频潜监测.结果 孕37周后正常胎儿的脐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9cm/s,脐静脉血流速度〈10cm/s.脐带绕颈及发生在其它部位缠绕者,脐动脉平均血流速度〉21cm/s,脐静脉血流速度〉11cm/s(P均〈0.05).结论 当孕晚期发生胎儿脐带缠绕(含脐带绕颈)、特别是大于1周时,脐动脉、脐静脉血流速度加大,与自然飘浮于羊水中的脐血流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方法 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维吾尔族患者31例,年龄21~59岁,性别不限,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0 μg/ml,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2 mg/kg,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第1例患者效应室靶浓度为0.8 ng/ml,待效应室靶浓度与血浆靶浓度达平衡后行气管插管,发生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时,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梯度的比值为1.1.发生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标准:收缩压升高幅度超过基础值15%和(或)心率>90次/min且持续时间>15s.采用Probit概率回归法计算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0.46(0.43~0.49)ng/ml.结论 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为0.46 ng/ml.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