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手指末端外伤中 ,常发生甲床损伤。甲床缺损指骨外露 ,处理不当易发生感染 ,形成骨髓炎 ,造成伤口不愈合、手指畸形和功能障碍。甲床严重缺损而指骨、指腹完整 ,为保留手指长度 ,可采用趾甲瓣、邻指皮瓣、交臂皮瓣、胸腹部带蒂皮瓣等修复创面。 2 0 0 0年 8月~ 2 0 0 3年 9月我们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甲床严重缺损 11例 (13指 )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11例 (13指 )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6~ 4 7岁 ,平均年龄 2 9岁。各类机器致伤 9例 (11指 ) ,重物压砸伤 2例 (2指 )。其中示指 3例 ,…  相似文献   
2.
对我们2000-08以来收治腘动脉损伤探查修复术后小腿血循环障碍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18~49岁.均为单侧血管损伤,左4例,右5例.胭动脉损伤类型:完全断裂3例(胭动、静脉同时断裂1例),不完全断裂1例,挫伤5例.  相似文献   
3.
应用两邻指微型皮瓣重建拇指远端缺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两邻指微型皮瓣重建拇指远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相邻示指尺侧、中指桡侧的两个神经血管蒂微型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缺损5例。结果 手术全都成功,修复后的拇指外观令人满意,长度得以保留,但握力减弱及感觉异常需要进一步恢复。结论 用两邻指神经血管蒂微型皮瓣转移是重建拇指远端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肌腱带血管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蔡锦方  曹学诚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6):347-349,T003
作者应用大白鼠带腹壁浅血管蒂的腹直肌前鞘游离移植来修复跟腱缺损。对侧肢体以不带血管的腹直肌前鞘修复跟腱作对照。42天行大体,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检查,发现带血管移植组踝关节活动度正常,跟腱色泽正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很轻,塑形良好,组织学检查为分化良好的腱组织,腱周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并有血管袢进入肌腱,而对照组踝关节活动受限,瘢痕化,粘连重,组织学检查发现肌腱变性,腱周为慢性炎症及瘢痕组织,生物力学检查显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乙酰胆碱转移酶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方法,以定量研究神经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能力。方法:实验显露大白鼠胫神经及腓神经,并在腓神经分支处以远0.5cm处切断。端侧吻合组在胫神经上行外膜开窗,造成5mm×5mm外膜缺损,然后将腓神经在此处与胫神经作端侧吻合。端端吻合组使腓神经切断后直接作端端吻合。术后1~3个月分别测定切断端以远ChAT活性,并在3组之间作比较,即(1)端端吻合组,(2)端侧吻合组,(3)非吻合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端侧吻合3个月后ChAT活性是正常对照组的一半。组织学显示端侧吻合与端端吻合组均显示有大量有髓纤维存在。结论这些结果提示端侧吻合后具有ChAT活性证实神经端侧吻有可能为临床治疗神经撕脱伤及大段缺损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6.
7.
指动脉逆行皮瓣修复严重甲床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手指末端外伤中,常发生甲床损伤。甲床缺损指骨外露,处理不当易发生感染,形成骨髓炎,造成伤口不愈合、手指畸形和功能障碍。甲床严重缺损而指骨、指腹完整,为保留手指长度,可采用趾甲瓣、邻指皮瓣、交臂皮瓣、胸腹部带蒂皮瓣等修复创面。2000年8月~2003年9月我们采用指动脉逆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6月至1992年6月,我们用由小腿外侧皮瓣、腓骨及其邻近肌肉共同组成的小腿外侧岛状复合皮瓣,以腓动、静脉为蒂逆行移转修复足跟缺损6例均获成功,较好地恢复了足的行走与负重功能。  相似文献   
9.
自1987年6月至1992年6月,我们用由小腿外侧皮瓣、腓骨及其邻近肌肉共同组成的小腿外侧岛状复合皮瓣,以腓动、静脉为蒂逆行移转修复足跟缺损6例均获成功,较好地恢复了足的行走与负重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