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进行外科治疗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对骨科行脊柱后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27例患者采用手术清创及双套管置管冲洗灌注引流,同时行抗生素治疗,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d,所有患者在相应的外科处理和抗生素治疗后伤口均未出现窦道和不愈合。结论伤口清创、双套管冲洗引流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是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后体位护理、管道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细致的出院指导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介绍了22例(25个节段)改良Link SB CharitéⅢ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讲授出院后注意事项.结果本组术后3 d下床活动,16例术前有严重腰背痛症状(Oswestry评分≥60%),6例术前有中度腰背痛症状(Oswestry评分≥50%),术后3个月复查Oswestry评分<1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加深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71例退行性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了71例退行性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为矫形术后进行生命体征、脊髓神经功能和切口引流观察,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和术后体位护理,并介绍有关自控镇痛泵的相关知识和出院注意事项。术后24h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本组无死亡病例。2例脑脊液漏经过治疗与护理切口I期愈合。4例患者术后出现血容量不足,10例术后便秘,1例应激性溃疡,1例泌尿系感染,3例术后下肢痛,及时处理后均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种局部麻醉方法在拇趾甲沟炎拔甲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外科行单侧部分拔甲术的72例拇趾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后实施拔甲术,对照组采用趾根神经阻滞麻醉后实施拔甲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剂用量、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结果两种局部麻醉方法的的注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剂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拇趾甲沟炎拔甲患者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麻醉剂用量少、麻醉及手术时间短,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血压及脉搏的变化规律为术后安全离院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在门诊换药室行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患者29例,分别在术前10 min,术后5、15、20 min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对患者手术前后血压、脉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3例患者血压下降,占79.31%;6例患者血压升高,占20.69%;手术后5、15、20 min与手术前10 min比较,收缩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只在术后15 min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52、0 min时脉搏次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血压、脉搏较术前存在明显变化,术后20 min内应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变化,以确保患者安全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医一卡通"信息系统在外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应用"银医一卡通"信息系统为门诊患者提供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费用发生地缴费等诊疗服务。结果 "银医一卡通"信息系统应用后患者对外科门诊的满意度提高(P0.01),患者在诊区的候诊时间缩短(P0.01)。结论 "银医一卡通"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优化诊疗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患者与健康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者血清抗体水平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0月四川省治愈出院并于四川省人民医院随访的COVID-19康复者12例作为康复组,43例接种2剂新冠疫苗满6个月的健康人群作为免疫组,51例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第三针)28~35 d的健康人群作为加强组,3组人群定量检测免疫指标、SARS-CoV-2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结果康复组与免疫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康复者特异性IgG抗体均值为43.44 AU/mL,明显高于免疫组特异性IgG抗体均值25.02 AU/mL(t=-3.077,P<0.05);康复组、免疫组、加强组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33%、32.56%、100.00%,中和抗体均值分别为29.03、4.63、32.03 AU/mL,康复组出院8~14个月后体内平均中和抗体水平是免疫组的6.3倍,加强组平均中和抗体水平是免疫组6.9倍。加强组中男性中和抗体均值为61.68 AU/mL,明显高于女性中和抗体均值26.13 AU/mL(P<0.05),而BMI分组、年龄分组在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康复组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415.00 cells/μL,明显低于免疫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590.00 cells/μL(P<0.05),而免疫球蛋白A、G、M及补体3、补体4在康复组及免疫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产生IgG抗体和中和抗体,且高于接种2剂新冠疫苗者;新冠疫苗加强针能诱发更高的抗体水平,且男性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预测诊断的进展。采用异位妊娠的不同血清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及诊断结果,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发现导致异位妊娠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通过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检查可对早期异位妊娠进行诊断并预测结局,从而对其采取更好地治疗方案。经研究得出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和孕酮联合影像学检查可有效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并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进行外科治疗时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骨科行脊柱后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27例患者采用手术清创及双套管置管冲洗灌注引流,同时行抗生素治疗,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所有患者在相应的外科处理和抗生素治疗后伤口均未出现窦道和不愈合.结论 伤口清创、双套管冲洗引流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是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后体位护理、管道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细致的出院指导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侯筱菲  王姝楠  梅丽娜  高远  景雪 《现代护理》2005,11(21):1807-1808
目的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介绍了22例(25个节段)改良Link SB CharitéⅢ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讲授出院后注意事项。结果本组术后3 d下床活动,16例术前有严重腰背痛症状(Oswestry评分≥60%),6例术前有中度腰背痛症状(Oswestry评分≥50%),术后3个月复查Oswestry评分<1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加深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