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鼠强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又名没鼠命、三步倒,是分子质量为248D的有机氮化合物,化学结构为环状,性质稳定,微溶于水和丙酮.  相似文献   
2.
治疗室是医院进行治疗工作的重要场所。治疗室各种无菌治疗用品的绝对无菌程度与院内感染关系密切。我们从院内感染直接接触传播的常见途径入手,对治疗室内持物钳容器,器械消毒容器,盐水棉球3种无菌物品进行了细菌学检测,探讨该物品受到细菌污染后与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既将其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检测范围:我们从1989年3月至1989年12月,对我院骨科、内外科、急症科、手术室、供应室等24个临床科室的持物钳容器,器械消毒容器,盐水棉球3种无菌物品进行了细菌学检测。二、标本采集方法:用无菌肉汤管中的棉拭子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为了探讨每次锻炼时间长短对老年男性骨密度和平衡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苏南地区200名60岁以上老年男性中每周锻炼3~4次的8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光子吸收法(SPA)和平衡仪系统对其骨密度(BMD)和平衡能力(Fall Index)进行检测,结果采用SPSS17.0分析处理。结果 (1)对于老年男性来说,每周3~4次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45 min~1.5 h,无论对延缓机体BMD的下降还是提高自身的平衡能力方面,都是最优的;(2)有跌倒史(骨折史)的老年男性平衡能力比无跌倒史的差,同时前者BMD也明显低于后者。结论有跌倒史老年男性更加容易跌倒并且更容易有骨折风险,在体育锻炼中要十分注意。切忌只关注曾经跌倒受伤、骨折部位而忽视其它身体部位的风险,定期检查。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应用磁珠酶免疫分析(IMS-ELISA)方法检测HLA-B27抗原,探讨此方法在关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对110例AS患者、49例RA患者和47例其他关节病患者用磁珠免疫分析和混合淋巴细胞毒试验(MLCT)两种方法进行HLA-B27的检测,应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两种方法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显著性做统计学检验,同时,对两种检测方法在标本保存时间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①AS组与RA组及其它关节病组频数分布图峰值分离,表明HLA-B27的检测对AS有一定的辨别能力;②IMS-ELISA法AUC>MLCT法AUC,两种方法具有显著性差异,IMS-ELISA法检测HLA-B27对A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③全血标本4℃保存一周。用IMS-ELISA法重复检测阴、阳性标本结果均无明显改变,这对AS的进一步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并适用于做大量的筛选试验。结论 IMS-ELISA是一种快速、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是检测HLA-B27的一项新技术,是对AS和各种关节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实用而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因子分型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类风湿因子分型检测对RA诊断、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我们用ELISA对不同病期的RA患者血清中的各型类风湿因子 (RF)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 ,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RA患者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 1987年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活动期RA患者 2 8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9例 ,平均年龄38 6岁 ;缓解期RA患者 32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2 0例 ,平均年龄 4 4 9岁。健康对照组 2 0例 ,为我院职工查体健康人员。1 2 试剂与仪器 RA分型检测试剂盒由德国BL公司生产 ,操…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临床的安全使用防止感染,对医用高分子物质TJ骨用粘固剂选择一种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是完全必要的。而对灭菌后产品进行细菌学检查是衡量灭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鉴定手段,为我们提供了生物检验指标。定期对产品抽样进行细菌学检查和出厂前的常规检查是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的微循环的影响,并观察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胞二磷胆碱1.0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入(或生理盐水),并根据病情配合一般内科综合疗法(必要的脱水剂、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入(或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脑梗死的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脑梗死病人的血脂、血液流变学(P〈0.05),其疗效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的微循环指标改善及临床疗效是安全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