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前后对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miRNA表达谱改变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6例肝癌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HCC患者经索拉非尼治疗前后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对筛选出的miRNAs进行验证.结果 索拉非尼治疗前后肝癌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出现明显改变,16个miRNAs在索拉非尼治疗后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升高,10个miRNAs在索拉非尼治疗后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降低.治疗前肝癌患者血清miR-122相对表达值为(1.07±0.32),治疗1个月后的miR-122相对表达值为(9.10±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前后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索拉非尼对肝癌相关miRNAs的调控可能是其治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胃柿石症并发肠梗阻的诊治体会(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煊 《浙江实用医学》2003,8(3):182-182
胃柿石症即人空腹时一次性进食大量柿子后 ,由于柿子中的鞣酸 ,柿酸酚 ,果酸 ,鞣红素等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 ,在胃空时遇到较强的胃酸容易结合凝成难以溶解的硬块 ,小硬块可随粪便排出 ,大硬块或不能排入肠中 ,致胃粘膜炎症、糜烂、溃疡 ,引起胃功能紊乱 ,可有幽门梗阻的表现[1] ;或通过幽门排入肠中 ,引起肠梗阻[2 ]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院 1991~ 2 0 0 1年共收治胃柿石症引起肠梗阻病例 17例 ,其中男 15例 ,女 2例 ,年龄 12~ 6 5岁 ,平均年龄 2 2岁 ,其中高位小肠梗阻 6例 ,低位小肠梗阻 11例。1 2 方法与结果 全部病例行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17列(17个肢体)临床分级CEAP〉3级的患者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全组病例单侧手术时间平均55分钟,术后患肢浅表静脉全部消失,随访1~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下肢肿胀,2例患肢发生近期皮下淤斑,1例隐神经损伤。结论腔内激光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做到选择性治疗,减少并发症,对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CEAP3级以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生理状态下成人正常阑尾超声声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生理状态下成人正常阑尾超声声像变化特征。方法:对怀疑阑尾炎的356例患者进行超声阑尾扫查,最后经临床排除病变的患者101例,分析其中超声显像的阑尾声像图,然后和98例健康人群正常阑尾声像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健康人群组:阑尾显示86例,壁呈明暗相间的五层结构,厚0.8~2.5mm,平均1.8mm,阑尾腔全部呈闭合状态,阑尾外径3~5.6mm,平均5mm。怀疑阑尾炎组:阑尾显示94例,壁呈明暗相间的五层结构,厚0.8~2.8mm,平均1.9mm。28例阑尾腔呈闭合状态,66例阑尾腔呈扩张状态,阑尾外径3~9mm,平均6.4mm。结论:生理状态下,成人正常阑尾声像图表现个体间差异较大,壁声像表现恒定,为明暗相间的五层结构,不受肠道功能影响,而阑尾腔声像表现及外径大小多变,常受肠道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对于预防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因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40例)和肝门血流阻断组(38例).比较两组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半肝血流阻断组术后1年肝内复发率为22.5%(9/40),肺转移率为7.5 %(3/40);肝门血流阻断组术后1年肝内复发率为34.2%(13/38),肺转移率为13.2%(5/38);半肝血流阻断组术后1年肝内复发率和肺转移率均低于肝门血流阻断组(P<0.05);半肝血流阻断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24.7个月,肝门血流阻断组为20.5个月;半肝血流阻断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显著高于肝门血流阻断组(P<0.05).结论 半肝血流阻断可以有效降低肝癌切除术后的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近期无瘤生存时间,对于改善肝癌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器械在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优点. 方法: 采用特制仿腹腔镜器械(电凝勾、钛夹钳、钛夹、分离钳)进行设计,配特制深部窄形直角拉勾施行无选择性胆囊切除术86例,切口大小为3~4cm,皮内缝合.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45 min,病人当日起床,次日进食,平均术后住院日为3~5 d,无胆管损伤、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发生. 结论: 微创器械辅助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雪菊黄酮对发生脂肪变的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的影响。方法:医用脂肪乳注射液制备人肝L-02细胞的高脂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20、50、100 μmol/L)的雪菊黄酮进行共培养,分别孵育高脂变性的肝细胞不同时间(3、12、24、48 h)后,用油红脂肪染色法观察细胞脂滴形成情况。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内的酶学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医用脂肪乳培育人肝L-0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可行。高浓度的雪菊黄酮(100 μmol/L)培养后高脂肝细胞胞浆内脂滴明显减少,TG含量降低。不同孵育时间培育(3、12、24、48 h)后,TG含量随培育时间延长而逐步降低。结论:雪菊黄酮能降低脂肪变性肝细胞中TG的含量,作用效果与雪菊黄酮的作用浓度和培育时间相关,未见明显肝细胞酶学损害。  相似文献   
8.
腹部严重创伤者病情复杂,多伴有多发伤,尤其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低温、凝血功能障碍时难以承受较长时间的手术,即使手术成功,死亡率还是很高。1983年Stone等报道17例腹部严重创伤患者采用早期简化手术、复苏、再次确定性手术即损伤控制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后12例存活;而经常规处理(一次性确定手术)的对照组14例患者仅1例存活。这一里程碑性的报道开创了采用损伤控制原则、实施分期手术来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方法。绍兴第二医院采用该原则治疗了7例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