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手术感染、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但如果临床不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但造成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可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或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根据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2]和《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本院结合实际制定了抗菌  相似文献   
2.
<正>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临床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被血源性病原体污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从而导致感染的一种情况[1]。随着临床各种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创操作逐渐增加,医护人员面临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日益增高,相对于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与能力较为缺乏。多项研究表明[2-4],实习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薄,职业暴露发生率高,极易造成职业伤害,甚至影响实习护士的就业信心。目前关于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研究报道较多[5-6],但针对实习护士血源性暴露现状与危险因素的分析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病房灯开关的污染状况,研究其消毒的时效性。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本医院病房灯开关污染状况和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该医院病房灯开关平均污染细菌数达到46cfu/cm2,污染超标率为58.7%。用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稀释液擦拭消毒灯开关,可达到全部合格,且可维持2d保持在卫生合格水平。结论病房内灯开关污染严重,以每2 d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1次,即可保持其卫生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工作方法,探讨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措施及管理效果.方法 根据前期监测结果,筛选出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的Ⅲ类切口与普外科为重点监控对象,以质量管理小组方式,按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循环的方法开展工作.结果 找出感染关键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接触伤口时的手卫生依从性,纠正感染率高的医师手术技术缺陷,查房换药前避免晨间护理,术中彻底清除异物和失活组织,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干预后Ⅲ类切口与普外科感染率分别由18.37%、6.83%下降为5.56%与3.14%.结论 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有效方法是强化手卫生管理、重点关注感染率高的医师、伤口暴露时保持空气洁净、规范手术操作程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运用,使管理工作重点突出,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现患率调查,可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为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本院是安徽省医院感染监控网络医院,于2009、2010、2011年连续3次参加全省监控网医院统一进行的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某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探讨预防和控制MDRO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进行MDRO感染监测,分析感染环节因素并采样验证,研究管理对策,实施过程干预。结果该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住院患者17 240例,检出MDRO感染213例(1.2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108例,50.70%)和泌尿道(53例,24.88%)为主。干预前(2010年7—12月)MDRO感染率为1.49%(93/6 256),干预后(2011年1—11月)下降至1.09%(120/10 984)(χ^25.07,P=0.02)。干预后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在病原菌的构成比由22.58%下降至10.83%;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构成比由59.14%下降至44.17%;在感染发生的科室中,重症监护室和肿瘤内科的MDRO感染率明显下降(分别为49.02%vs 28.44%,χ^26.47,P=0.01;3.72%vs 1.21%,χ^25.04,P=0.03)。结论准确、及时获取信息并及早干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强化MDRO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护工及陪护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感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