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平  戴澄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1):6137-6140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替代环孢素A在肾移植后肝损害患者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18例肾移植后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19~68岁,平均40岁,术前合并有糖尿病者2例,乙型肝者1例。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 6 mg/(kg•d),术后1个月环孢素A质量浓度为250~400 µg/L,半年内250 µg/L,泼尼松按30 mg/d,术后1个月改为20 mg/d,术后霉酚酸酯为1.5 g/d,或硫唑嘌呤50~100 mg/d。当丙氨酸转氨酶> 1 500 nkat/L,直接胆红素> 25.1 µmol/L,经保肝治疗,肝功能仍得不到改善时,即改用他克莫司,方法是停药后隔天开始服药,剂量0.1 mg/(kg•d),随后根据药物浓度调整用量。霉酚酸酯及泼尼松用量不变。 结果:18例患者均在15~60 d内肝功能及胆红素代谢恢复正常,且没有排斥反应发生。1例肝炎患者转换前肝损害较重,恢复时间较长,为46 d,有5例出现血糖升高,1例患者出现血脂高;血糖在(16.7±2.8) mmol/L。经降糖、降血脂治疗,血糖均控制在7.5 mmol/L以下,血脂降至正常。 结论:他克莫司替代环孢素A治疗肾移植术后肝损害效果较好,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62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TNF-α的基因型,并结合供受者HLA配型情况,比较各基因型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在HLA—DR错配的情况下,TNF—α等位基因为高分泌型者,其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分泌型者高(P〈0.05)。结论:TNF-α基因型对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影响,可据此或可制定更为合理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对于检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肾移植受者术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32例患者分为两组,移植肾正常组(26例)、急性排斥组(6例),并与超声引导下肾组织穿刺病理活检进行对比。结果6例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移植肾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均高于移植肾正常组;急性排斥组肾脏的长径及肾皮质厚度明显大于移植肾正常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能量图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单J管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9月~1999年11月,对97例次尸肾移植采用移植肾输尿管内单J管放置,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本组88例,男51例,女37例,年龄17~68岁,平均38岁。术后应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抗胸腺淋巴球蛋白治疗,所有患者均证实无膀胱尿道疾患。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7号进口硅胶管,长度7~12cm,型号KF-340。供者与受者交叉配血试验相合,淋巴毒试验死细胞数少于10%,心脏彩色B超、胸片、胃镜检查证实患者无手术禁忌,检查移植肾输尿管无畸形、结石、供血障碍等疾病。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后…  相似文献   
5.
背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了解移植肾的大小、形态、结构、血流分布情况.通过血流显像技术,可以及时而准确地了解移植肾血流灌注情况,为移植肾后并发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目的:观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总结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特异性表现,以期得到超声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指标.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3-01/2007-01在暨南大学和深圳大学第一医院完成.对象:纳入实施肾移植的患者299例,根据移植肾功能分成2组,肾功能稳定组236例,急性排斥反应组63例.方法:对236例移植肾功能稳定期与63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期患者的主肾动脉及弓状动脉的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两组移植肾动脉内径与血流动力学结果.结果:与移植肾功能稳定组相比,移植肾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内血流灌注减少,达不到皮质边缘处,肾动脉血流速度舒张期明显下降,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明显增高(P <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简便、经济的无创性技术,移植肾锥体回声减低、舒张期肾动脉血流速度下降、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升高对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有特异性,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6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吗啡、氟哌啶混合液组30例和单纯吗啡组30例。二组分别经硬膜外腔注入进行术后止痛,结果表明二组在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方面,混合液组明显低于单纯吗啡组(P<0.01),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氟哌啶混合液进行术后止痛效果较单纯注入吗啡优越。  相似文献   
7.
雷帕霉素联合环孢霉素A在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联合环孢霉素A防治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探索新的免疫抑制方案。方法将该院2004年1月~2004年8月施行的尸体肾移植的受者共89例,分成两组,分别给予“CsA+MMF+Pred”方案(43例)和“CsA+RAPA+Pred”方案(46例),观察两组受者移植后3个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感染率及恶性肿瘤发生率、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结果RAPA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7.0%/20.9%),发生时间推迟(44.3±6.24/35.0±5.48)d,肾功能恢复提前(4.8±2.04/5.9±2.1)d。结论“CsA+RAPA+Pred”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何家滨  戴澄 《广东医学》2002,23(11):1173-1174
目的:观察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UTI)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观察组在术前及术后1,3,5,7d分别给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滴注,检测BUN、Scr、尿γ-GTP及α1-MG用于评价肾功能。结果:手术创伤对肾功能具有损害作用,观察组BUN、Scr、尿γ-GTP及α1-MG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UN与Scr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体膀胱瓣管-移植肾肾盂吻合术处理输尿管坏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体膀胱瓣管移植肾肾盂吻合术处理肾移植术后输尿管长段坏死的效果。方法13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发生输尿管长段坏死,将其膀胱皮瓣围绕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缝合成管状,以代替坏死的输尿管,上部修剪成斜形后,与移植肾肾盂吻合。留置双J管做支架管,切口留置胶管引流。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移植肾肾盂膀胱瓣管吻合术,其中1例术后7d发生严重肾周感染而切除移植肾,其余12例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年,2例出现返流,人、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100%(13/13)、92.3%(12/13)。结论自体膀胱瓣管移植肾肾盂吻合术是治疗肾移植术后输尿管长段坏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氟哌啶合剂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澄  孙婵 《广东医学》1997,18(9):596-597
6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成吗啡,氟哌啶混合液组30例和单纯吗啡组30例,二组分别经硬膜外腔注入进行术后止痛,结果表明二组在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方面,混合液组明显低于单纯吗啡组(P〈0.01),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氟哌啶混合液进行术后止痛效果较单纯注入吗啡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