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1例应用胸腔镜行右肺上叶切除并支气管成形术治疗右肺中心型肺癌病例临床效果,同时进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的文献复习。方法: 胸腔镜下游离、处理上叶动静脉后,楔形切除部分右主支气管,纵行缝针挂线,间距3.0 mm,由两侧向中心依次系紧缝线完成吻合重建通畅气道。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5 d拔管。病理回报为右肺上叶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术后复查胸部CT右肺中下叶膨胀良好。结论: 病例选择适当,胸腔镜行右肺上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右肺上叶开口处的右肺中心型肺癌是可行的,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研究131I治疗后甲亢患者内分泌调节恢复的过程。方法选取本院核医学科1999年1月~2002年1月131I治疗后的甲亢患者,取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五个时间点共280例,进行随访。记录并分析血清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激素)和hTSHu(高灵敏度促甲状腺素)浓度变化过程。结果随时间推移,随访患者T3、T4和TSH正常人数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结论T3、T4和hTSHu浓度变化能基本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以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25I粒子照射A549细胞系及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2BS后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125I粒子对此2种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确定125I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安全剂量。方法: 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系及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2BS,分别置入低、中、高剂量(0.2、0.4和0.8 mCi)125I粒子,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无粒子)及空白组(空粒子),于照射后第2、4、6和8天收集细胞,通过细胞排染实验计数存活细胞,分别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125I粒子对2种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 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A549细胞增殖趋势未受明显影响(P>0.05);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并呈时间依赖性,于第6天时最明显,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25I粒子对A549细胞的IC50值约为0.4 mCi。各剂量组125I粒子对2BS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对2BS细胞的IC50值约为1.65 mCi。 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的活度为0.4 mCi时已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0.8 mCi时杀伤效应更强。放射性125I粒子对2BS细胞的IC50值为1.65 mCi,故临床安全使用剂量应为0.4~0.8 mCi。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新的环状二聚体RGD 99Tcm-3P4-RGD2 SPECT显像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法对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1例CT上有SPN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7 ~77(58±11)岁,给予(939±118) MBq 99Tcm-3P4-RGD2后进行SPECT显像,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T、SPECT定性和T/NT分析的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部分标本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放射性药物的应用通过医院独立伦理委员会和机构审查委员会审批.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行两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1例SPN病例中,15例(71%)为恶性,6例(29%)为良性.恶性SPN的平均T/NT比值比良性SPN高(1.87±0.39和1.41 ±0.6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P>0.05).CT、SPECT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灵敏度分别为80%(12/15)、100%(15/15)及100%(15/15),特异性均为4/6.用ROC AUC评估三者的诊断效能,分别为CT 0.811(95% CI:58%~95%),SPECT为0.833 (95% CI:61% ~96%)及T/NT比值为0.844(95% CI:62%~9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83,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在99Tcm-3P4-RGD2 SPECT显像病灶中有摄取的良恶性结节均表达αvβ3.结论 SPECT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法在99Tcm-3P4-RGD2 SPECT显像诊断SPN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78年至1989年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2例。该病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早期极易误诊,现就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40岁。入院前12d因酗酒后剧烈呕吐而引起咳嗽、剧烈胸痛、发热并伴有呼吸困难。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25Ⅰ粒子照射A549细胞系及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2BS后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125Ⅰ粒子对此2种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确定1251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安全剂量.方法: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系及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2BS,分别置入低、中、高剂量(0.2、0.4和0.8 mCi)125Ⅰ粒子,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无粒子)及空白组(空粒子),于照射后第2、4、6和8天收集细胞,通过细胞排染实验计数存活细胞,分别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125Ⅰ粒子对2种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ⅠC5.).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A549细胞增殖趋势未受明显影响(P>0.05);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并呈时间依赖性,于第6天时最明显,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对A549细胞的ⅠC50值约为0.4 mCi.各剂量组125Ⅰ粒子对2BS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对2BS细胞的Ⅰc5.值约为1.65 mCi.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的活度为0.4 mCi时已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0.8 mCi时杀伤效应更强.放射性125Ⅰ粒子对2BS细胞的ⅠC50值为1.65 mCi,故临床安全使用剂量应为0.4~0.8 mCi.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3月开始,将自制的炭纤维复合材料人工气管应用于气管恶性肿瘤2例,外伤性狭窄1例,共3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首例随访4年5个月,情况良好。对人工气管应用的适应证,人工气管材料的选择和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6月-1993年11月,我科共收治支气管平滑肌瘤患者5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1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44.6岁。病程5个月~20年。5例均有曾被诊断为肺炎,并行消炎治疗,虽有热退,脓痰消失,但咳嗽及气短仍不见改善的病史。5例中咳痰带血者1例,胸痛者2例,胸腔积液者2例。根5例中据病史,胸部X线片,支气管断层,肺CT,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病理报告,术前诊断为支气管平滑肌瘤者3例,支气管腺瘤者2例。2治疗及结果3例诊断为支气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基因并检测其在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体外培养的幼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提取总RNA;按GenBank BMP7基因序列化学合成2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得到BMP7基因;将BMP7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构建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利用双酶切、PCR及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BMP7目的基因;将重组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质粒转染家兔关节软骨细胞,分别采用原位杂交、PCR、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BMP-7表达。结果:克隆得到的BMP7基因核苷酸序列长约1 300 bp,构建的重组pcDNA 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质粒目的基因BMP-7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BMP-7基因(No. BC008584)一致,转染了BMP7基因的体外培养的成年家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表达了BMP7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BMP7蛋白的转基因关节软骨细胞,其可用于细胞移植治疗或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