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唑吡坦治疗,治疗组加用“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30 d后,对照组有效率62.50%,观察组有效率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评分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药物依赖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活化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较敏感的指标。本研究检测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MPA水平,以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MPA水平的改变。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急性脑梗死组:系2005年7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22例,女17例;年龄33~82岁,平均(75.6&;#177;10.2)岁;病程1~72h,平均(6.2&;#177;3.1)h;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正常对照组:系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8人,男15人,女13人;年龄23~74岁,平均(56.2&;#177;11.6)岁。1.2方法1.2.1血MPA水平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就诊时,正常对照组在体检日取外周静脉血1ml放入含枸橼酸的抗凝管,用1.1%多聚甲醛固定后加入1.4倍Hanks平衡盐溶液,分别加入CD14-PE单抗和Y2/51-FITC,用4.6倍的蒸馏水稀释以溶解红细胞,再用等量的HEPES缓冲液稀释,将pH值调至7.4,用FS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测定。1.2.2统计学方法检测结果以均数&;#177;标准差(x-&;#177;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聚集、降纤和抗凝联合治疗对失去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巴曲酶合并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指标的变化、神经缺损功能(NIHSS)及生活能力评估(MBI)和颅内外出血发生的情况。结果: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前NIHSS评分为12.21±5.3,治疗后90天为2.63±2.4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增加,血小板治疗前(160.01±73.47)×109/L,治疗后(164.58±86.84)×109/L,纤维蛋白原治疗前3.21±0.56g/L,治疗后3.59±0.57g/L。结论:阿司匹林、巴曲酶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获益大于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期重症脑卒中患者行肠内能全力营养支持疗法对全身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组患者25例行鼻饲能全力,对照组15例由家属自制流质鼻饲。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4d后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变化值,以及腹泻、便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1)两组不同时间段营养指标检测,治疗后14天总蛋白、白蛋白变化不著,前白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能全力组便秘、肺部感染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能全力组改善优于自制营养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支持可以较好地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全身状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血液中存在一套相互拮抗的凝血和抗凝系统,正常情况下通过复杂而精细的调节维持着平衡.若凝血和抗凝过程中出现调节障碍或凝血系统被不适当地激活,从而造成血栓形成.抗凝治疗是抗栓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将抗凝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anti-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Ig G associated disorders,MOGAD)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性疾病,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的独立疾病谱[1]。MOGAD主要症状包括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炎等,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现报道1例抗MOG抗体阳性脑脊髓炎合并视神经炎病例,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黑质纹状体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12)、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n=48),ED组又分为ED 0.3 mg、1 mg、3 mg及3 mg停药后亚组,每个亚组12只大鼠.在大鼠脑内注入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PD模型,术后各组大鼠分别相应给予NS 1 ml及ED 0.3 mg/kg、1 mg/kg、3 mg/kg腹腔注射,每天2次,连续14 d.对各组大鼠并进行旋转试验;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化学比色法检测黑质纹状体MDA和NO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旋转圈数与NS组及ED各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D 3 mg及ED 3 mg停药后亚组的旋转圈数显著少于NS组及ED 0.3 mg、1 mg亚组(均P<0.05).NS组及各ED亚组左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及右侧(均P <0.05).ED 3 mg及ED 3 mg停药后亚组左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显著多于NS组和ED 0.3 mg、1 mg亚组(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组和各ED亚组黑质、纹状体NO和MDA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ED 3 mg及ED 3 mg停药后亚组黑质、纹状体NO和MDA水平较NS组和ED 0.3 mg、1 mg亚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能抑制过氧化反应,降低PD大鼠黑质纹状体的MDA、NO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金钠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 6~ 72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88例 ,平分为金钠多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 ,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 ,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2 7/44例 (6 1% ) ,显著进步 14 /44例 (32 % ) ,有效率 (93% ) ;对照组基本痊愈 6 /44例 (14 % ) ,显著进步 7/44例 (16 % ) ,有效率 (30 % )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改善 (P <0 0 5 )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金钠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成亚琴 《江苏医药》2013,39(6):685-687,620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眩晕、呕吐12例,视物不清3例,言语不清14例,意识障碍16例,肢体瘫痪14例,行走不稳5例,起病时仅感头痛、呕吐1例.所有患者头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多发性病灶.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瘫痪程度较轻,MRI成像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