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例1,患者,男,21岁,因右眼胀痛、眼红伴视力下降1年余来诊.既往史:19年前曾诊断为"右眼青光眼",行右眼抗青光眼手术(具体不详).入院查体: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8;眼压右眼59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5 mmHg;右侧颜面部及上睑可见片状血管瘤;球结膜混合性充血,结膜及巩膜血管扩张,角膜水肿,直径约13 mm,前房深,瞳孔圆,直径约8 mm,对光反射迟钝,12:00位可见虹膜根部切除孔,眼底视盘色苍白,生理凹陷深,杯盘比(C/D)≈1.0,血管偏鼻侧,呈屈膝状爬行.左眼未见明显异常.B型超声检查:右眼脉络膜血管瘤.房角检查:房角结构紊乱.入院诊断:(1)右眼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2)右侧Sturge-Weber综合征.(3)右侧视神经萎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ABCR特定的变异与老年黄斑变性(AMD)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眼底检查和荧光造影检查后临床诊断为AMD的患者50例,同时选取年龄、种族相匹配的30例作为对照.PCR选择性扩增ABCR基因的外显子21、40、42、48,应用直接测序法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在48号外显子,2例(4%)AMD和1例(3%)正常对照检测到D2177N变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21号外显子有1例AMD 检测到A1038V变异,对照组未发现该变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1个曾经报道检出率很高的可能与AMD有关的变异G1961E(位于42号外显子)在两组均未发现.结论 曾经报道的两个被认为与AMD有关的ABCR变异:D2177N和G1961E可能不是中国黄种人的主要AMD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病,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目前,尚无严格的白内障分类标准,而任何分类标准也不可能具有绝对意义.临床上,在先天性与后天性白内障的总括下,根据其形态学(部位、范围及混浊形态),病因学(包括晶体混浊发生的原因及时间),并充分考虑已知疾病的过程及毒性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1先天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创伤加9、10—二甲基1、2—苯并蒽(9、10—dimethyl 1、2—benzanthracene简称DMBA)诱发金黄地鼠舌癌,采用显微分光光度计与~3H—TdR体外标记的方法,对舌癌及其生成过程中各病变组织进行形态学及细胞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舌癌生成以前,上皮细胞已有异常改变。肉眼观察表现为糜烂、白斑和乳头状瘤样增生;镜下依次出现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细胞动力学结果说明:随着上皮异常程度的加重,细胞的标记率逐渐增高,Ts与Tc逐渐缩短,细胞增殖区扩大,DNA含量增加,四倍体和多倍体细胞出现,直方图峰值逐渐减小,右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检测孕酮(PROG)对急性高眼压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Wistar大鼠35只,分3组,Ⅰ组即正常组5只(10眼),Ⅱ组即孕酮腹腔注射组15只和Ⅲ组即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15只,Ⅱ、Ⅲ组左眼采用前房加压灌注法制成急性高眼压模型,右眼为自身对照眼,最终弃去不符合标准的眼球,每组取10只眼球固定后行石蜡切片,做HE染色及Thy-1.1免疫组化、TUNEL原位凋亡检测.结果 Ⅱ、Ⅲ组模型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均较I组和自身对照眼明显减少(P<0.05);但Ⅱ组模型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多于Ⅲ组模型眼(P<0.05);Thy-1.1阳性细胞数Ⅱ、Ⅲ组模型眼均低于对照眼(P<0.05);但Ⅱ组模型眼Thy-1.1阳性细胞数多于Ⅲ组模型眼(P<0.05).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Ⅱ、Ⅲ组模型眼均高于对照眼(P<0.05),Ⅱ组模型眼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少于Ⅲ组模型眼(P<0.05).结论 孕酮对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韶琳  吴雅臻  郑彤 《眼科研究》2001,19(4):379-379
玻璃体、视网膜下猪囊尾蚴是发病率较高的眼部寄生虫 病,我国以北方为多.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导致失明及眼球 萎缩.我院于1976年12月~1998年12月共收治玻璃体、视 网膜下猪囊尾蚴病53例(54眼),现将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共53例(54眼),男33例(34 眼),女20例(20眼),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8岁.发病年 龄高峰为20~41岁.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女,71岁.因右眼视力渐进性下降20年,加重伴胀痛2个月入院.既往:30年前曾有急性发作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8.眼压:右眼:24mm Hg(已用噻吗洛尔滴眼液1周),左眼:22 mm Hg.右侧颜面部及上、下睑皮肤可见明显色素沉着(图1).右眼:球结膜充血,巩膜表面散在斑块状色素沉着,前房浅,虹膜纹理模糊,较左眼色深且基质隐窝少,瞳孔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晶状体混浊,眼底视盘色苍白,病理性凹陷,C/D=0.9,后极部视网膜可见大量色素沉着;左眼:球结膜充血,前房浅,虹膜纹理模糊,瞳孔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晶状体混浊,眼底视盘色淡,病理性凹陷,C/D=0.5.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5例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患者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选取我院眼科自1995-1996年25例25只眼因各种原因未能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的无晶体眼患者行上述手术。根据病情不同所选用的术式不尽相同。结果:老年性及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患者二期植入人工晶体后,视力提高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压力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RGC-5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加压组和加压联合E2组。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存活率;Hoe33342核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iASPP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单纯加压组及加压联合E2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加压联合E2组细胞存活率高于单纯加压组(P<0.05)。细胞染色检测,加压联合E2组细胞核浓缩及凋亡小体出现率低于加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单纯加压组及加压联合E2组bax、P53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bcl-2和iASP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单纯加压组比较,加压联合E2组bax、P53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和iASPP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E2对加压条件下RGC-5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加压条件下的RGC-5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