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丽  胡桂英  徐立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4,(16):3042-3043,3055
目的分析青海省某兽用疫苗生产企业一起聚集性人间布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评价控制效果,为预防控制布病疫情暴发积累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查清人间布病聚集性暴发的原因,并提出干预措施;同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和试管凝集实验方法对该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09年6月25-7月24日青海省生物药品厂暴发人间布病疫情,累计发病9例,高峰在7月10和11日。血清抗体阳性率52.21%,最高滴度达1︰3 200。结论此次疫情是由工人操作不当导致不合格菌苗泄露污染工作环境以及工人不正确着装所引起。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教育,制定并落实各项防护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贵德县是农区布鲁氏菌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从1959年起全县开展了大规模检疫和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于1983年和1990年完成畜间、人间布病考核验收,达到部颁控制区标准。为了进一步加强控制,掌握疫情动态,于1999年在全县开展了布病监测。1 监测对象和方法(1)根据该县历年疫情分布,选择河阴和罗汉堂二个乡的6~60岁易感人群,血清学检查不少于监测人数的25%。(2)对监测人群进行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及判定标准依照农业部、卫生部1992农(牧)字第43号文件《关于颁布“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判定标准和控制区标准”的通知》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动物检疫人员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调查,了解布病在该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进行血清学检测,通过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获得布病疫情资料。结果共调查职业人群80人,男性占63.75%(51/80)、女性占36.25%(29/80)。年龄中21-30岁最多,占52.50%(42/80);民族以汉族最多,占77.50%(62/80);接触年限以10年以内的最多,占60.00%(48/80)。血检查出RBPT阳性1人,平均阳性率为1.25%(1/80),Coombs阳性1人,平均阳性率1.25%(1/80),确定感染1人,感染率为1.25%(1/80),患病数1人,平均患病率为1.25%(1/80)。结论青海省西宁地区动物检疫人员中存在着布鲁杆菌病的感染情况,疫情相对稳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频繁的接触,造成感染机会增多。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职业教育,定期开展职业人群的布病监测。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结果,描述该地区人群血清抗体在职业、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三江源地区的九县一镇范围内的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按《全国人间布病监测方案(试行)》中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用虎红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聚试验(SAT)、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水平。结果 检测6 310人份,RBPT阳性141人份,SAT阳性25人份,CFT阳性28份,SAT阴性、CFT阳性的有15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14,P<0.05),在141例感染者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74岁,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92,P>0.05)男女感染比例为1∶1.2,经检验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P>0.05);藏族占82.27%,蒙族占13.48%,汉族占2.84%,回族占0.71%,撒拉族占0.71%。结论 布病流行强度有增强趋势应加大布病监测力度,开展人畜防治合作,综合评价流行风险因素,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6-2008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海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布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患者按不同年份、地区、季节传播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1543份血清样本中,129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阳性率8.36%;38份试管凝集试验阳性,阳性率2.46%;2006-2008年青海省报告新发布病17例,发病高峰为3-7月,病例以牧民为主。结论加强动物检疫,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可切实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海晏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的调查,摸清布鲁氏菌病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奠定基础.[方法]依照布鲁氏菌素皮内交态反应阳性和<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8-1995)确定感染与患病. [结果]共调查504人,感染者42人,感染率8.33%,患病者18人,患病率3.57%. [结论]布鲁氏菌病在青海省海晏县人间存在一定的流行,传絷源未能彻底净化,仍有患病.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应在该地区采取必要措施对该病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依据1956年至今积累的青海省人间布病防治档案,建立青海省布病地理信息系统和布病防治资料数据库。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和布病防治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充分利用布病防治档案,不仅为布病防控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数据支持,而且可以通过对历年布病数据的分析提高布病档案材料的利用率,加强了布病防治资料的安全管理,为更好地进行布病防治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和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8.
徐立青  车远航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829-1832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并发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141例接受RFCA治疗的老年A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后未发生急性脑血管事件,n=117)、观察组(术后发生急性脑血管事件,n=24)....  相似文献   
9.
1954年青海省首次分离出布鲁氏菌,确定为布鲁氏菌病(布病)自然疫源地,到2000年青海省布病得到有效控制,并且达到原卫生部颁布的布病“控制区”标准[1],但在2006年疫情开始回升[2]。本研究分析了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病的流行状况及病原学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青海省海晏县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为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流行已久,流行范围极广.近几年来,养畜户明显增多,畜牧交易活跃,而畜间管理和布病防治相对滞后,使该病发病晕增多趋势~([1]).为了解和控制青海省海晏县布病疫情,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于2006年对海晏县布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