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春新碱治疗紫癜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长春新碱治疗紫癜性肾炎30例,并就其疾病类型、临床观察指标等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经治疗2~8周后,22例痊愈,7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提示长春新碱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抗甲状腺药物致儿童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服用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PTU)、甲巯咪唑(MMI)]致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2例患儿用药史、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及肾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均以肉眼血尿、蛋白尿起病,伴肾功能不全,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肾活检提示肾血管炎改变、肾血管坏死及新月体形成;另1例表现为系膜增殖伴新月体形成。结合发病前有服用抗甲状腺药(PTU、MMI)5年以上病史,诊断为抗甲状腺药致RPGN。经停用抗甲状腺药,予泼尼松、霉酚酸酯治疗,随访1年,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结论抗甲状腺药可致RPGN,早期免疫抑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全身型40例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4年6月住院的40例JIA全身型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等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及关节炎症状,部分出现皮疹或内脏损害。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为主,必要时加慢作用抗风湿药或激素,预后较好。结论对于长期反复发热,有内脏损伤,关节炎症状明显,或需大剂量激素才能缓解症状者,应尽早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24h尿蛋白定量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肾炎型升高更为显著,表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尿常规检查判定过敏性紫癜患儿肾受累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7例C3肾小球肾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确诊为C3肾小球肾炎且有完整资料的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均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4例以肉眼血尿为首发表现,3例以大量蛋白尿为首发表现,5例患儿伴眼睑水肿;血C3均有明显下降,血C4均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高;5例血抗链球菌溶血素0升高;3例出现早期肾功能损伤.病理改变:1.免疫荧光可见C3沿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襻沉积,强度为++~+++,无其他补体及免疫球蛋白的沉积;2.光镜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电镜均可见内皮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增生、肿胀、脱落,均未见电子致密物及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治疗及预后:均予常规治疗,3例病理改变较重者加用免疫抑制剂.随访2个月~5年,预后良好.结论 儿童C3肾小球肾炎多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免疫荧光见C3特异性沉积,电镜存在内皮细胞病变、但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发病机制可能与补体旁路调节异常有关,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L-23、IL-17及Th17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对策提供新的认识.方法 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左后足跖底皮内注射0.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左后足跖底皮内注射0.1 ml完全弗氏佐剂.于造模后15 d确认模型建立成功后,第21天处死大鼠,取踝关节组织,观察病理改变;收集血清并进行脾细胞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3、IL-17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造模后左足即有肿胀,12 ~ 15 d左右出现右足爪继发性关节肿胀,并进行性加重,部分大鼠耳廓及尾部有关节炎小结出现.造模后 21 d处死大鼠,关节病理切片可见增生性滑膜炎.模型组大鼠血清IL-23及IL-17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模型组脾细胞上清液IL-23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经PHA刺激后模型组脾细胞上清液IL-23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和模型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A刺激后模型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1).结论 IL-23、IL-17是参与佐剂性关节炎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与IL-23相关、产生IL-17的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佐剂性关节炎的慢性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7.
检测尿路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156例尿路感染患儿血清IgA、IgG、IgM值。结果尿路感染患儿血清IgA、IgG显著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IgM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肠套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3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发作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肠套叠以腹痛、血便、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腹痛剧烈,部位固定,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合并鲜血便及呕吐,B超可见“靶环征”或“同心圆”表现。可采用空气灌肠或手术复位。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肠套叠腹痛剧烈部位固定合并血便及呕吐,可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复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息儿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标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61例住院HSP患儿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CD3 CD4 、CD3 CD8 、CD4 /CD8 、CD3-CD19 、CD3-(CD16 56 )、CD19 CD23 水平,并与同期19例同龄健康儿童作对照;采用速率法应用HIT蛋白自动分析仪测定其中53例HSP患儿血清IgA及其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速率法、应用OLYMPUSAU400自动分析仪测定其中45例HSP患儿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应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CD3 CD4 、CD4 /CD8 、CD3-(CD16 56 )明显降低(Pa<0.05),CD3-CD19 、CD19 CD23 明显升高,CD3 、CD3 CD8 无显著性差异.血清IgA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无相关性(r=0.224P>0.05),以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mAlb/Cr)(mr/g)=30为界限,NAG以11.9 U/L为界限,分别将淋巴细胞亚群分二组,结果显示UmAlh/Cr>30与≤30组比较,NAG11.9与≤11.9组比较,CD19 CD23 均明显升高[(6.71±0.80)vs(5.78±0.46),(9.36±1.14)vs(5.44±0.50)Pa<0.05].结论 HSP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活化的B淋巴细胞(CD19 CD23 )明显升高,并且其可能与肾损伤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