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活血祛瘀法治疗眼睑带状疱疹后遗疼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裂隙灯是眼科常规检查的重要仪器,具有放大倍数高、照明度强、立体感好和成像清晰等特点,故有活体生物显微镜之称。近年来,裂隙灯显微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科护理组在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将它应用于小手术操作,使其在眼科现代诊疗和护理工作中发挥新的效能。1剔除角膜异物在裂隙灯下将异物放大,并了解与其周围的关系,如范围、深度等情况。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用一次性5号针在裂隙灯显微镜直视下剔除异物后,再用针刃刮除锈斑及坏死组织,这样对异物及锈斑的清除较彻底,损伤小,恢复快。2角膜刮片检查角膜感染性疾病常需作…  相似文献   
3.
4.
背景:大多数针对翼状胬肉治疗效果的研究都着眼于手术技巧、辅助治疗手段和患者自身原因对胬肉切除后复发率的影响,种族因素与胬肉的发生发展及复发是否有关仍无确切依据.目的:对不同种族的翼状胬肉患者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观察比较其治疗结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0-01/2006-06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完成.对象: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同期收治的中国汉族翼状胬肉患者144例(152眼),均为初发病例;作者在非洲同期接诊的黑色人种翼状胬肉患者54例(54眼),均为复发病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胬肉长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方法:198例患者显微镜直视下常规切除翼状胬肉,力求角膜面无胬肉组织残留.取患者自体颢上方球结膜的带角膜缘的薄层游离结膜瓣,覆盖于翼状胬肉切除创面区.术后6周及6,12个月进行随访,患眼分级标准为1~4级,级别越高复发程度越严重.主要观察指标: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的复发情况、患眼分级及并发症.结果:第6周两组均未发现翼状胬肉复发,6个月时中国汉族与非洲黑色人种胬肉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6.6%和14.8%,12个月时分别为11.8%和24.5%,后者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前者(t=4.607,P=0.032).第6周两组患眼分级情况存在显著差异(x2=15.608,P<0.01),中国汉族胬肉患者恢复较快;至6,12个月时两组患眼分级无明显差异(x2=4.401,6.206,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均较少,主要为角膜浅层瘢痕、持续性眼表刺激症状.结论:显微镜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的方法,具有切除胬肉较彻底、组织损伤小、复发率较低的优势,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非洲黑色人种翼状胬肉患者的术后复发率高于中国汉族翼状胬肉患者.  相似文献   
5.
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徐法松,赵嘉宝,邱昆辉靠近内眦部的眼睑裂伤常伴有泪小管断离,若未妥当处理,势必造成永久性溢泪,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的发展,对泪小管断离的修复,重建泪道,恢复其功能已被重视。我们应用手术显微镜,以细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撑物对12例泪小管...  相似文献   
6.
羊膜移植术是近年来治疗眼表疾病的新技术,羊膜具有抗原性低,促进眼表上皮化、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寻求治疗翼状胬肉更好的治疗方法,降低其手术后复发率。方法采用显微手术的方法及技术除净翼状胬肉,减少术中的组织损伤,降低术后反应,也基于对角膜缘干细胞的认识,采用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38例40眼翼状胬肉行显微手术切除,及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38眼治愈,2眼复发。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手术强调植片与创面的形态大小大致相同,才能使之平整,亦强调植片角巩缘侧与创面角巩缘侧对应,才能更好达到角膜缘干细胞的栅栏及分化为正常角膜上皮细胞,防止复发的目的。结论显微镜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具有手术切除胬肉较彻底、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复发率较低的特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后常见轻度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而严重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则罕见。作者报告一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后发生惊厥。患者47岁男性,因左眼患轴性近视和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视力下降,黄斑部有新鲜出血而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病人于6年前左侧躯体曾有感觉异常,神经系统和颅脑  相似文献   
9.
红外线白内障多发生于锻铁、吹玻璃,炼钢等作业。我院于1987年10月发现一例因从事红外线烘干电机线圈而致晶状体混浊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现年46岁,曾于1969~1978年从事电机线圈的浸漆、烘干及电机外壳的喷漆作业。主要接触苯、甲苯及红外线。自诉从1972年起自觉右眼视力逐渐减退,曾先后到本地区几家综合性医院眼科就诊  相似文献   
10.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眼前段葡萄膜炎症,若木及时妥善处理,势必造成视功能破坏。该病的临床体征有睫状充血、角膜后沉淀物、前房出现Tyndall氏现象。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散瞳及抗炎。我们对已确诊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病人46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上局部He-Ne激光照射,并设一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两组均给予l%阿托品眼水、氯霉素、地塞米松眼水点眼,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口服激素或消炎痛。激光组26例,平均患病时间为1·9天,给予He-Ne激光ZmA,每次照射15分钟,每日2次;对照组ZO例,平均患病时间为1.8天,给予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