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科常见病。以老年人、青年人和虚弱体质居多,且多在春、秋季发病。该病的病毒主要累及神经和皮肤,发病时皮肤敏感度增强,轻触即可诱发疼痛;有的疼痛难耐而影响正常生活。近年来笔者采用土豆外敷治疗此病,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6例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23~75岁。发于额颞部5例,胸肋部11例。将土豆切碎捣成糊状,敷于患处,再覆盖上保鲜膜,用绷带包扎好,每4小时更换1次,一般5~7天即可痊愈。16例患者敷药5~7天症状消失占78%,余22%多由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差,故时间略长。2典型病…  相似文献   
2.
疏肝活血汤是我们在国内知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八味方”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而发展总结出来的治疗失眠症的经验方。疏肝活血汤组成:柴胡1 0 g,龙骨、牡蛎各30 g,天麻1 0 g,钩藤1 0 g,郁金1 0 g,石菖蒲1 0 g,丹参30 g,川芎2 0 g,夜交藤30 g,炙甘草6g。功用:疏肝解郁,活血安神。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上、下午2次温服,连续用药8周为1疗程,然后停药观察1周后作出疗效评价。临床应用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以我院失眠专科门诊病人5 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 6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者1 9岁,年龄最大者60岁,平均年龄37.7岁;平均病程2 .5年,…  相似文献   
3.
4.
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125I粒子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杀伤作用及组织损伤。方法 建立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不同剂量(100、120、140Gy)地^125I粒子植于实验组。30、60d:比较移植瘤抑瘤率,病理组织学、局部皮肤反应、裸鼠体重及白细胞计数。结果30d,100、120、140Gy组抑瘤率分别为51.93%、79.18%、90.22%,病理组织学反应程度多为RCRG2(45.83%),各实验组组间除120Gy与140Gy(P〉O.05)组外,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肤反应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d,各组抑瘤率分别为97.97%、100%、96.69%,病理组织学反应程度以RCRG1居多(6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肤反应随剂量增高而加重,各实验组组间及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125I粒子在不同时间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显著杀伤作用,但120Gy和140Gy组随剂量累积,损伤明显增加。提示100Gy可能是治疗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后复发率为60%~70%,丧失了再手术的机会.其中盆腔转移率高达50%,盆腔转移瘤压迫或侵及神经导致患者腰腿、骶部剧烈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麻风病人疾病经济负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疾病经济负担反映了某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害程度,在本次访谈调查中,麻风病人回顾了们在治疗期间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结果表明;麻风病人人均因麻风病直接费用为278元,间接费用为266元;自费病人的直接费用约是免费病人的8倍,自费病人的间接费用也高于免费病人,另外,麻风病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一般人群的人均收入,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减轻麻风患者的经济负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探讨香萱解郁方含药血清对血清剥夺致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剥夺培养HT22细胞建立神经损伤体外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中药组A(含药血清15%浓度)、中药组B(含药血清20%浓度)],各组血清剥夺12 h后,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确定15%浓度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的存活率最高,设定为后续实验中药组的药物浓度。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微管蛋白(β-Tubulin Ⅲ)在各组中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qPCR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其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 在加药后培养12 h,中药组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01)。培养24 h,模型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中药组较模型组明显提高(P<0.001)。培养36 h,模型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中药组较模型组明显提高(P<0.001)。模型组BDNF蛋白含量及 BDNF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01),模型组少数神经元长出突起;中药组BDNF蛋白含量及BDNF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中药组HT22细胞轴突突起长度和分支增加,β-Tubulin Ⅲ阳性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香萱解郁方含药血清对血清剥夺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BDN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持续改进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专家评价、德尔菲法等初步确定指标,经由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血液净化专业组讨论后最终确定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21年11月在陕西省119家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试点应用。结果共确定了5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陕西省119家医院血液透析室护患比均达到1:0.5,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体外循环漏血发生率、内瘘穿刺损伤发生率、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468%、0.033%、0.663%、0.199‰,二级医院各项指标发生率均高于三级医院。结论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适用于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管理与质量评价。建议各省血液净化、护理质控中心从信息平台、质量评价标准、指标数据填报人员培训、基层帮扶、适宜血液透析护理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改进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198 4年以来 ,共收治资料完整的心肺复苏患者 6 7例 ,现就患者临床情况及抢救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7例患者中男 41例 ,女 2 6例 ;年龄 14~ 76岁。 <40岁 7例 ,40~ 49岁 11例 ,5 0~ 5 9岁 18例 ,6 0~ 6 9岁2 2例 ,>70岁 9例。1 2 病史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 2 0例 ,心肌再梗死 4例 ,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 4例 ,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 4例 ,肺源性心脏病 6例 ,风湿性心脏病 5例 ,室性心动过速 4例 ,脑出血 6例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慢性心力衰竭 3例 ,过敏性休克 2例 ,心肌炎 1例 ,胃癌 3例 ,二尖瓣脱垂断裂 1例 ,病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