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SCT重建功能在各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男31例,女15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行全颈椎螺旋扫描,所用CT机为GEHispeedFx?i,技术参数:层厚3~5mm,Pitch1.0~1.5,重建间隔1.5~2.5mm。所得二维图像全部传输到AdvantageWorkstation4.0进行MPR、SSD重建及对感兴趣区切割,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观察感兴趣区。结果:重建技术使相关影像信息更加清晰和直观,特别是对椎间孔和椎管内的显示更有价值。结论:重建增加了影像信息,为颈椎病病因诊断、临床分型、外科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RT-PCR法相对定量检测RNA含量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方法以端粒酶RNA组分基因的RNA为实验材料,进行不同条件下的RT-PCR反应。结果在PCR反应中,扩增内参照和目的基因的引物比例、底物浓度以及PCR反应的循环次数对产物的影响较大,而退火温度的影响较小。结论在相对定量检测RNA含量时,应预先摸索最佳反应条件之后再检测样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哺乳期慢性乳腺脓肿的钼靶影像征象,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确定诊断为慢性乳腺脓肿的患者的钼靶影像征象。结果:非哺乳期慢性乳腺脓肿的钼靶影像表现各种各样。我们将其分为四种类型:肿块形,火焰形,致密形,水肿形。火焰形为其典型表现,位于深部的慢性脓肿极易误诊,结论:钼靶影像对非哺乳期慢性乳腺脓肿具有定性诊断意义。深部脓肿及不典型结合乳导管造影,活检以超声综合分析,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胃肉瘤是消化道中非上皮组织恶性肿瘤。临床缺乏典型表现,影像学是本病主要检查方法,它可以发现病变存在的部位、大小、形态和范围,同时有助于定性诊断。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肉瘤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是诊断乳腺导管内肿瘤的主要方法,现将近几年我们所见的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肿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35例骨转移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治疗不同部位骨转移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5例骨转移癌42个不同部位进行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8例四肢长管状骨伴骨折者加用克氏针或外固定器内外固定,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42个部位全部穿刺成功,术后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脊柱转移癌效果更明显。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局部渗漏5例,渗漏率为12%。[结论]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脊柱转移癌效果显著,对四肢骨转移癌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钼靶摄片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乳腺肿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钼靶摄片及二者联合应用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钼靶摄片、二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分别为70.83%、70.83%、90.00%,敏感性分别为83.58%、85.08%、97.01%;特异性分别为54.72%、52.83%、81.1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00%、69.51%、86.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50%、73.68%、95.56%,假阳性率分别为45.28%、47.17%、18.87%,假阴性率分别为16.42%、14.93%、2.99%.超声检查与钼靶摄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联合应用的各检测值与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钼靶摄片单一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二者联合应用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亦比单一方法诊断的符合率高.结论 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DSA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以糖尿病者居多犤1-2犦。本病多采用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术前行DSA检查是必不可缺的手段。本文收集我院83例下肢动脉检查资料分析DSA影像特征和确定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83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患者中,女20例,男63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9.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下肢发冷、麻木、间歇性跛行、足部静息痛、足趾发黑溃烂等。病程2月~6.5年。有糖尿病史者42例。1.2设备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ULTISTART.O.PDSA机,美国MARKV型高压注射器。造影导管为4F-7FCobra或Simmons导管及猪尾巴管。1.3方法83例中有80例采用健侧股动脉,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3例采用左侧肱动脉穿刺。将导管头端尽可能送达病变部位,最深达股动脉中段。用Ultravist300造影并分段显示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髂总动脉及双下肢血供情况。图象采集帧数4F?S,流量:股动脉3ml?s,动脉水平4ml?s,总量8~12ml。曝光条件自动调节。2结果83例DSA造影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髂、股、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与闭塞。其中单肢病变者32例,...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疾病近年来诊疗进展很快,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1995~2002年10月我院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疾病,现随机抽取95例术后进行血管造影和相关影像检查,观察不同术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是确定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疾病原因、程度和性质主要方法之一。它不仅可准确显示下肢静脉解剖,同时可直接显示血液动力学和瓣膜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总结120例下肢静脉造影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