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代谢酶抑制剂油酰乙醇胺(NOE)和丙咪嗪(Imi)对人源肝星状细胞(HSCs)LX-2中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并探讨神经酰胺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给药组(NOE组终浓度为50、75、100 μmol/L;Imi组终浓度为10、20、30 μmol/L),乙醇对照组(乙醇终浓度为1%),DMSO组(DMSO终浓度为1‰)。高效液相法测定HSCs内神经酰胺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SCs的增殖情况,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酶消化法测定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与乙醇组比较,NOE各浓度组可显著提高HSCs内神经酰胺的含量(P<0.05);对HSCs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各浓度组LDH活性与乙醇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各浓度组均可显著降低HSCs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P<0.05)。30 μmol/L Imi作用24 h后,与DMSO组比较,可降低HSCs内神经酰胺的含量,促进HSCs的增殖,并可升高HSCs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酰胺代谢酶抑制剂对HSCs内神经酰胺的含量有显著影响,且神经酰胺可通过抑制HSCs细胞的增殖、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来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人源肝星状细胞(HSCs)LX-2增殖的影响以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LX-2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细胞培养液,实验组为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应用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酶消化法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inblotting法测定青蒿琥酯对HSCs内KLF-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琥酯能抑制肝星状细胞LX-2的增殖(P〈0.01),且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青蒿琥酯各浓度组LDH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蒿琥酯能降低肝星状细胞LX-2中Hyp含量(P〈0.01),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并能降低KLF6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青蒿琥酯对人源肝星状细胞LX-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降低胶原的生成以及KLF6蛋白的表达减少,进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胃间质瘤病人,按住院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感染、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胃间质瘤病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焦虑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肌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干预组由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服药不予干预。分别于药师干预1、3、6、9、12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漏服率。记录药师干预1 a后两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再梗率、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于药师干预3个月后显著提高(P0.05),漏服率则于药师干预3个月后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再梗率及住院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病死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能提高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其漏服率、心肌梗死再梗率及住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脉养心丸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方法] 将ApoE-/-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通脉养心丸2.0 g/kg组;通脉养心丸1.0 g/kg组、通脉养心丸0.5g/kg组,C57BL/6J小鼠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饲养ApoE-/-小鼠,复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末次给药1 h后,生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法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斑块形成及动脉缩窄程度;采用Affymetrix Mouse Genome对小鼠动脉组织基因谱进行检测,进行差异基因分析、聚类分析、Ingenuity Canonical通路分析,探究通脉养心丸药效作用机制。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对关键蛋白或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显著升高,动脉大面积斑块形成,动脉明显缩窄,通脉养心丸能有效改善上述情况;差异基因富集分析表明,通脉养心丸可能通过影响PPARα/RXRα、基质金属蛋白酶信号通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产生抑制斑块形成作用;通脉养心丸能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并使血浆中p-核因子κB(p-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通脉养心丸能够有效抑制动脉斑块形成,活化PPARα,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是药效产生的确切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静脉血具有协助明确疾病诊断、推测疾病进展、制定治疗措施、观察病情等作用,是临床基本的诊断方法之一~([1]),因此静脉采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操作。但在采血过程中传统的采血针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没有固定装置,在多次转换采血管时很容易造成采血针滑出血管,需二次穿刺;其次,传统采血针针柄不宜固定,增加穿刺难度;此外,当采血针尾端从一支采血管插入另一支采血管时,血液会有随针头拔出造成喷溅的可能,增加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2]),同时,采血针尾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应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56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按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参照组(28例)。给予观察组患儿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参照组单独应用妈咪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43%)显著优于参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应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酰胺与青蒿琥酯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关系。 方法:将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组及神经酰胺处理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调亡, 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HPLC-FLD法测定青蒿琥酯处理后HSC培养上清中的神经酰胺(C2)的含量,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及神经酰胺对肝星状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P<0.01),青蒿琥酯及神经酰胺均能诱导肝星状细胞的凋亡,青蒿琥酯能够上调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神经酰胺的含量。 结论: 青蒿琥酯可能通过上调神经酰胺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