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重庆市2008-2011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方法 按照《脊灰病毒检验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进行型内鉴定.结果 从307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10株,分离率为3.26%,其中脊灰Ⅱ型5株,Ⅲ型3株,PV混合2株,Ⅱ型为我市的主要型别占50.00%,其次是Ⅲ型、PV混合型分别占30.00%、20.00%.所有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有9株为疫苗相关株,另外有1株Ⅱ型有6个核苷酸序列变异,鉴定为疫苗高变异株.分离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26株,分离率为8.47%.结论重庆市2008-2011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最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2011-2016年分离的风疹病毒进行基因型别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风疹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市2011-2016年风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原学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序列测定鉴定其基因型别;与GenBank中风疹各型别参考毒株及其他省市所获毒株进行进化树构建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 2011-2013年风疹毒株主要为1E基因型(94/103);2014-2016年主要为2B基因型(50/56),仅2014年有1株2A基因型毒株.重庆株系与其他省市毒株核苷酸同源性1E型为97.63%~99.73%,平均98.90%;2B型为95.77%~99.73%,平均98.30%.系统树上重庆毒株并未与其他省市株系相互隔离.结论 重庆市风疹优势基因型近年已经逐渐由1 E型替代为2B型.重庆市的风疹病毒基因型在不断变化,优势株与其他省市呈共同进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4.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大类主要引起肾脏损伤疾病的统称,其中包含高丽出血热(KHF)、流行性肾病(NE)、流行性出血热(EHF),以前HFRS还被叫做鼠病毒肾病。我国一直习惯于使用"流行性出血热"这个名称。这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发热、休克、恶心等~([1])。HFRS是由汉坦病毒(HV)引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 对2013—2020年期间从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中分离到的53株(non-polio enterovirus, NPEV)进行分型鉴定,了解NPEV型别分布特点。方法 使用商品化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PCR)试剂对NPEV快速鉴定,结合VP1区和VP4区核苷酸序列特征进行分型。结果 鉴定出50株肠道病毒,A组33株(66.00%),B组17株(34.00%),不包含C、D组肠道病毒,3株不能分型。EV-A71为优势型别,11株(22.00%),2016年及以后未分离到EV-A71。研究中,VP4区和VP1区序列在NPEV分组上完全一致。结论 使用商品化荧光定量PCR试剂对肠道病毒分型时,高CT值的鉴定结果有可能不准确。NPEV分型中,先使用VP4区序列进行分组,然后在使用VP1区进行基因分型,可简化实验流程。重庆市AFP病例NPEV分离株的型别多样性较差,为丰富和完善重庆市肠道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2012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NeutralizingAntibody,NA)水平,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南岸区、大足区、奉节县的部分健康人群,应用细胞中和试验法检测脊灰NA。结果在检测的629名健康人群血清标本中,脊灰I、II、III型NA阳性率分别为93.31%、96.34%和91.88%;NA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MeanTiter,GMT)分别为1:77.86、1:76.50和1:26.41。各年龄组人群I型脊灰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314,P〉0.05),II、III型脊灰N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II=19.312,x2Ⅲ=14.093;P均〈0.05);各年龄组人群I、II、III型脊灰NA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34.054,FII=36.481,FIⅡ=21.08;P均〈O.05)。三个区(县)人群I、III型脊灰N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I=13.866,x2IⅡ=8.545;P均〈0.05),II型脊灰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II=3.307,P〉0.05);三个区(县)人群I、1I、III型脊灰NA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2.528,FII=1.328,FIⅡ=2.583;P均〉0.05)。NA水平总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结论重庆市健康人群脊灰NA水平可以维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0.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一大类复杂综合征的统一名称。广义的理解下,AFP是对所有能引起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消失疾病的统称,按其病因又可以分为传染性病例和非传染性病例,并且绝大多数的病例是传染性的[1]。全球AFP研究领域中对AFP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倡导消灭脊髓灰质炎建立AFP监测系统中对AFP的定义[2]。尽管监测系统中的定义不能涵盖所有AFP,但它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传染性AFP病例,尤其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V)导致的AFP。在这个定义下进行的AFP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从1988年至今,全世界范围内,由PV引起的AFP已经下降了99%[3]。PV引起的AFP在我国曾经广泛流行,是儿童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4]。我国的AFP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在2000年就进入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