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50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6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6年9月瑞金医院收治的36例病理诊断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见于胰腺头颈部,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和CT诊断囊性肿瘤的正确率分别为69%(25/36)和94%(34/36)。CT对于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0%(29/36),对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61%(22/36)。在不能排除或考虑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人中MRI对于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80%(4/5)。本组3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1例行胰腺节段切除;12例行胰体尾切除;5例行局部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活组织检查。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胰瘘、内出血、幽门梗阻、胰腺假性囊肿合并肠瘘病人及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1例因内出血死亡。本组3例失访,32例获随访,除2例因其它疾病死亡,其余均健在,术后无复发。结论:CT和MRI,结合肿瘤学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可大大提高浆液性囊腺瘤的术前诊断率。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但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大多数浆液性囊腺瘤可考虑随访;有症状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或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不能鉴别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在,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病人注意:且胰腺癌具有早期胰外侵犯的生物学特性,易较早出现淋巴和血道转移,故绝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属于Ⅲ、Ⅳ期。胰腺血供丰富.且紧邻门静脉(PV)、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上静脉(SMV)、脾静脉(SV)和肝动脉(HA)等重要血管,手术难度大,切除率尤其是根治性切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劈离式肝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肝短缺已成为制约肝移植进一步开展的因素之一,部分肝移植和肝段移植是解决供肝短缺的重要方法,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最初应用于儿童肝移植,现已成为解决供肝短缺的手术方式之一。我院于2002年7月19日采用劈离式肝移植技术对2例患者进行了肝移植,现结合病例资料对SLT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劈离式肝移植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劈离式肝移植可部分缓解供肝短缺,在西方许多国家已成为一常规术式。本文综述了劈离式肝移植的外科解剖、体外和原位劈离技术、两成人劈离式肝移植存在问题及其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5.
29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早期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1953年4月至2000年6月共29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8%(65/298),手术死亡率为8.4%(25/298)。术后最主要并发症为胰漏和出血,发生率均为5.7%(17/298),两者所致死亡占手术死亡总数的60%。胰管外引流可使胰漏发生率降至1.7%(2/12)。39例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者无胰漏发生。因并发症而再手术者27例,再手术率为9.1%,再手术后死亡7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风险目前仍然较高,胰管外引流术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有助于降低胰漏发生率,对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及时采用外科治疗,有助于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自体脾静脉重建门静脉系统在联合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胰头癌病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脾静脉替代门静脉系移植的应用及其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门静脉阻断时间分别为52min、38min和30min。术后B超随访无脾肿大、腹水等情况,门静脉流量均正常(分别为1450ml/min、1200ml/min和1500ml/min),术后CTA复查显示重建的血管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或狭窄,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黄疸消失,肝功能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联合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自体脾静脉替代门静脉系的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发病隐匿、呈多极化浸润性生长,与肝门区肝动脉、门静脉等重要结构密切相关,当肿瘤沿着近端胆管系统进展时常会累及神经束膜、淋巴结、血管及肝脏。并且,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手术有扩大化趋势。为达到R0(边缘阴性)切除,除须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外,经常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诊治的17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14例(8.1%),其中胆管狭窄6例.胆管狭窄合并胆漏1例,胆泥淤积或结石3例,肝断面胆漏2例(劈离式肝移植患者),T管拔除后胆漏1例,Oddi括约肌功能失常1例。除1例胆道狭窄再次行肝移植,因发生严重感染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经介入治疗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介入治疗是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5年~1990年抢救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52例,现将抢救口服中毒病人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2例患者中,男性27例,占51.9%,女性25例,占48.1%;男女之比为1.08:1。年龄最大者76岁,年龄最小者6岁。吸入、接触中毒15例,占28.85%;口服中毒37例,占71.15%。毒物种类有甲胺磷、敌敌畏、乐果、杀虫双、敌百虫、3911、1059、4049等。中毒分级:轻度17例,占32.69%;中度23例,占44.23%;重度12例,占23.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mRNA在胃黏膜微循环血管上的表达 ,探讨内皮素及其受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胃黏膜微循环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mRNA原位杂交确定内皮素A受体的部位 ,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及外周血浆内皮素水平随门静脉压力升高而降低。胃黏膜内皮素A受体mR NA主要在黏膜基底部的微循环前微动脉和后微静脉血管壁表达 ,其中动脉表达明显强于静脉。其表达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 (r =0 86 9,P <0 0 5 ) ,与门静脉及外周血内皮素水平呈负相关 (r =-0 797、- 0 74 1,P <0 0 5 )。结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外周及门静脉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性降低 ;胃黏膜微循环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量增加 ,呈现上调趋势 ;内皮素及其受体mR NA表达变化可能与胃黏膜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