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障碍的深度与脑电图变化不一定相关,但一般而论具有其基本图形的变化。正常成人在意识清楚闭眼时脑电图呈有规律的8—13c/sec的α波。但意识清晰度降低时多出现基本节律频率变慢,且无规律性,同时出现波幅增高或降低的θ波或δ波,而成为不规律的慢波;若进入昏迷则高低不等的δ波或θ波占优势,有规律的α波几乎消失,昏迷进一步加深,脑机能低下,则大脑皮层电活动也低下故脑电波平坦化,平坦化脑电波持续时间越长则提示预后不良,脑电波全部  相似文献   
2.
根据日本相见三郎的临床报告(日本东洋医学会志27:1,1977年)及管谷氏的动物实验研究(东洋医学6:66,1978),我们对2例原发性癲痫患者试用了柴胡桂枝加芍药汤收到了满意效果,控制了抽搐发作,脑电图恢复了正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病人中约80~90%在发病后或病程中出现发热,使病情复杂以致恶化。由于引起发热的原因不同,其体温增高的形式及伴随症状亦不相同,从我们对100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与分析,发热原因有以下四种。现将其发热特点、临床症状、诊治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凡能供给脑组织能量推动其代谢,改善脑血流量的药物通称为脑机能代谢激活剂.此类药物有一部分尚能使昏迷病人复苏,故这些药物又称苏醒剂.脑机能代谢激活剂一般应达到以下三点要求:①促进脑代谢机能;②适当的刺激脑神经机能;③改善脑血流量.符合这些的药物有:一、细胞色素 C:为细胞呼吸激活剂.能改善细胞氧化过程,激活脑心肾等主要器官组织细胞代谢,清除缺氧损害.当组织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此时,应用此药,即可通过其对氧化还原体系电子的传递而促进组织代谢,改善缺氧所致的内呼吸障碍,利于细胞机能的恢复,尤其在疾病的急性期效果更好.此药偶可出现过敏反应,故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用量:每次15~30毫克,每日1~2次,肌注或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一般10~15天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5.
都可喜(Duxi、AlmitrineandRaubasine)都可喜能通过烯丙哌三嗪使血液中二磷甘油酸盐2-3-diphosphoglycerate含量增加,改善动脉供氧,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组织血氧分压(Pto2)及大脑用氧能力的作用。阿吗诚则能强化及延缓其作用,使大脑细胞在脑缺血时更充分地利用氧。通过大脑皮层电活动及葡萄糖测试已证明,都可喜能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神经细胞线粒体的氧利用率,改善大脑氧合作用,增进脑组织的葡萄糖有氧代谢及限制大脑缺血的不良后果。适应证:急性或慢性脑血管机能不全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自1957年美国 Issacs 和西德 Lindenman 等用灭活流感病毒与鸡胚绒毛尿囊膜一起孵育,在培养液中发现一种可溶性物质,能干扰流感及其他活粘液病毒在新鲜鸡胚绒毛囊膜块上生长,他们称此物质为干扰素(Interferon)后。又陆续发现许多灭活的或活的病毒,包括其他粘液病毒、肠道病毒、虫媒病毒、痘疹病  相似文献   
7.
自1954年从供体的白细胞匀浆试验证明,能转移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此时才把这种与转移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有关成份称为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简称TF)。转移因子是存在于致敏淋巴细胞中的一种小分子物质,是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一个关键性因子,所以有人把它当作细胞免疫反应的触发剂或称免疫发生剂。细胞免疫反应在抗霉菌性、病毒性及细  相似文献   
8.
血浆渗透压是由血浆中电解质的阴、阳离子的个数与非电解质的分子个数的总和所产生的渗透效应。血浆总渗透压的大小基本上可以代表组织液渗透压,而组织液渗透压的变化又决定着水在细胞内外的移动。因此,通过对血浆渗透压的判断则可知血浆的渗透状态,从而对正确应用液体疗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一、正常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及计算方法血浆渗透压是以毫渗量浓度表示的,即毫渗透分子/升(mOsm/L),它是各个离子浓度的毫分子/升相加后的别称[不是毫当量/  相似文献   
9.
彭家仪 《人民军医》1997,40(6):347-347
脑出血病人80%~90%在发病后或病程中出现发热,使病情加重以致恶化。由于引起脑出血急性期发病的原因不同,其体温增高的形式及伴随症状亦不相同,较常见的发热原因有以下四种。现将其发热特点、临床症状、诊治要点概述如下。1感染性发热为在脑出血急性期发热病例中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昏迷病人。其特点是常发生于起病数天之后,体温逐渐上升,热型不固定,但多为不规则型。感染的常见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口腔及长期受压部位(褥疮)等。体温增高程度与局部感染情况相符合。但有部分病人因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功能低卜,临床上虽找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手术治疗偏头痛而获得的54例79条偏头痛患者患侧颅外动脉的详细组织形态研究,发现动脉壁有器质性改变,这在以往的偏头痛治疗学文献中,是个尚未涉及的问题。作者结合1985年前接受手术治疗偏头痛46例病人随访资料及术前的药物治疗史,对于颅外动脉病变,在偏头痛选择性治疗的意义,作初步的探讨。 随访的方式为面访或信访,46例随访到39例(84.78%),术后6~10年,平均7.67年,总有效率35例占89.79%,其中治愈23例(58.79%),有效12例(30.76%),好转3例(7.69%),无效1例(2.56%)为去痛药物成瘾。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