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7,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予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脏假肿瘤性病变的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证实的肝假肿瘤性病变患者的CT图像,详细观察和记录肝假肿瘤性病灶的部位、形状以及平扫与增强各期密度变化.结果 25例共检出假肿瘤灶29个,13例位于肝镰状韧带周围,其中4例镰状韧带旁以纵裂为界左叶外段与内段病灶呈对称性分布;6例位于胆囊窝周围,2例位于肝包膜下,2例位于左叶内段后缘,2例位于肝脏中心.病灶为结节形、楔形或不规则形.按MSCT表现可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的假肿瘤性病变.结论 肝脏假肿瘤性病变在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各期的密度及其变化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肝内真性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受的96例COPD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延续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以及治疗成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对照组偏低(P<0.05),而最大呼气流量(PEF)、氧气分压(PO2)则明显偏高(P<0.05)。结论针对老年COPD患者,开展延伸护理干预,效果好,能显著改善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MRCP和ERCP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壶腹周围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MRCP及ERCP资料完整经临床证实的壶腹周围癌患者51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1例壶腹周围癌患者,MRCP总符合率92.2%,ERCP总符合率96.1%。结论 MRCP作为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壶腹周围癌诊断的首选方法,但ERCP可同时进行经内镜下治疗,MRCP不能完全取代ERCP,两者结合互补,可进一步提高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0岁,外伤后胸片示主动脉增宽,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肾上段至肝段下腔静脉缺如(图1),左肾静脉以下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左侧(图1A),右肾静脉经腹主动脉后方汇入左下腔静脉(图1B),左下腔静脉在L1平面汇入扩大的半奇静脉,并在主动脉后方上行,于T8平面延续为副半奇静脉,至T4平面连接扩大的左上肋间静脉,绕主动脉弓左侧向前汇入左头臂静脉后下缘(图1C);奇静脉缺如,肝静脉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临床诊断为左下腔静脉伴半奇静脉延续.  相似文献   
6.
浅析脊髓前动脉综合征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和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结果:11例在MRI矢状面图像上均表现为范围不一的脊髓腹侧T2WI高信号灶,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边界较清楚,其中T1WI上7例呈低信号,4例无信号改变;横轴面图像上3例可见典型的脊髓前角圆形病灶,呈"鹰眼征"。病灶位于颈段1例(1/11),胸段4例(4/11),颈胸结合段3例(3/11),胸腰结合段3例(3/11)。2例同时显示颈椎病和椎管狭窄,2例显示主动脉夹层,1例合并椎管内血管畸形。结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对明确诊断以及病因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脊柱创伤的低场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脊柱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脊柱外伤者的低场MRI表现,所有病例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和轴面扫描。扫描序列为SET1WI,FSET2WI,STIR和GRET2*WI。结果:68例中单发椎体骨折48例,多发骨折21例,共显示97个椎体骨折;6个椎体陈旧性骨折;13个椎体骨挫伤;78个椎体骨折见骨折线,其中21例见骨片移位突向椎管内致椎管狭窄。合并脱位12例,脊髓损伤28例,15例硬膜外血肿,34例椎前血肿,56例韧带损伤,30例椎间盘损伤。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结论:低场MRI能全面地展示脊柱创伤的形态和信号改变,并可通过观察椎管内结构的创伤情况来判断损伤的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推测预后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0年代末微创技术的运用已日益成熟,而与锁定板联合运用治疗胫骨近端,肱骨近端及股骨远端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院自2006-2008年采用微创加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