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是最常见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我国城市癌症之首,且有年轻化的趋势[1]。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控制与保留乳腺功能和形体美观相兼顾已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对于早期乳腺癌,目前大多以保留乳房手术取代乳腺癌根治术,随之而来的是保乳手术如何有效控制和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2009—2010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3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3.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在改良根治术基础上保留了乳头乳晕,术后能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探讨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术式及其疗效,现对我科2006年5月-2010年5月采用此方法治疗Ⅰ、Ⅱ期乳腺癌15例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视粘连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连性肠梗阻目前一致认为仍然是困扰临床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粘连性肠梗阻见于腹部手术、炎症和创伤后,是腹部手术后长期的、不可预测的问题,随腹部手术增多,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占肠梗阻病例的32%~44%,死亡率高达8%~13%,因此,  相似文献   
5.
病历资料 患者,男,41岁,因"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2个月"在外院经彩超诊断"胆囊息肉、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黄疸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无畏寒、发热、腹痛.既往有外伤性精神障碍病史1年.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创伤病情严重,本文就我院死亡2例报道如下: 例1男,41岁,农民,劳作中被树木击伤上腹后腹痛,呕吐咖啡色液,左侧腰痛,24h后就诊。体验:血压测不出,脉膊140次/min,腹膜刺激征明显,腹穿有陈旧不凝血。立即在这硬麻下剖腹探查,见腹腔有陈旧血200ml,横结肠部分发黑,十二指肠第四部横断,行断端吻合后远端发黑,又行切除发黑肠段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伴甲亢患者围术期及化疗期间甲状腺危象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入住的16例乳腺癌伴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乳腺癌伴甲亢患者在围术期甲状腺危象的防治措施。结果 2例患者未进行术前甲状腺功能检查,6例未进行甲状腺功能控制,均于术后6~20h出现甲状腺危象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超过38.5℃、心动过速、口渴,立即监测围术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发现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低于正常范围。8例患者控制良好,未见围术期间的危象症状。结论围术期加强乳腺癌伴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控制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期间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和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4例原发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予以CAF化疗方案治疗,每4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6个周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扶正消癥祛毒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对比2组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2.9%,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EA、CA125、CA153、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Ⅲ级及以上药物毒副反应率为15.9%,低于对照组的43.9%(P0.05)。结论常规化疗方案联合自拟扶正消癥祛毒方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确切,并可进一步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可减少药物毒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Ⅸ, CAⅨ)抑制剂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在低氧环境中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人乳腺癌MCF-7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在1%低氧和21%正常氧气环境下CAⅨmRNA相对表达量;将对数生长期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25、50、100μmol/L U-104组(分别加入含25、50、100μmol/L U-104的细胞培养液进行处理)和对照组(加入等量细胞培养液),低氧环境下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存活率,采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和100μmol/L U-104组细胞凋亡率;培养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和50、100μmol/L U-104组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24 h后,MCF-7细胞1%低氧环境中CAⅨmRNA相对表达量(23.93±4.02)高于21%正常氧环境(1.00±0.00)(P0.05);培养48 h后,对照组及25、50、100μmol/L U-104组细胞存活率[100%、(57.30±5.06)%、(28.84±3.52)%、(9.63±2.58)%]依次降低(P0.05),100μmol/L U-104组细胞凋亡率[(89.46±3.05)%]高于对照组[(6.54±0.92)%](P0.05);培养24 h后,对照组及50、100μmol/L U-104组细胞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0.576±0.040、0.253±0.030、0.103±0.020)依次降低(P0.05),Bax蛋白(0.103±0.020、0.216±0.020、0.413±0.030)和caspase-3蛋白(0.216±0.020、0.373±0.010、0.540±0.020)相对表达量依次增高(P0.05)。结论 CAⅨ抑制剂U-104在低氧条件下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U-104抑制了CAⅨ在低氧状态下的活性,激活Bax、caspase-3和抑制Bcl-2,从而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术后发生伤口感染机率的关系,评价医院开展使用抗生素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专项整治活动前)80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病历为第一组,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专项整治活动后)30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病历为第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的差异。结果第一组80份病历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术后伤口感染2例(2.5%);第二组30份病历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术后伤口感染1例(3.3%)。两组病例在术后感染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抗生素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促进了临床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发现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术后伤口感染机率大小无关。因此对无特殊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