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例报告患者1,男,37岁,因发热、腹痛、腹泻就诊,以头痛、乏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8~10次/d,伴里急后重,于2011年7月15日入我院。入院检查:体温38.6℃,脉搏116/min,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易发因素及治疗效果,为肝脓肿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地区2所传染病医院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75例,系统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病原学特点,探讨肝脓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效果。结果 75例肝脓肿患者中,男55例,女20例,年龄(51.9±16.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52.00%)和腹痛(30.67%)。有肝病基础疾病的72例(96.00%),包括肝炎肝硬化45例(62.50%),肝癌23例(31.94%),酒精性肝病3例(4.17%),脂肪肝1例(1.39%)。其中42例(56.00%)伴随其他疾病,包括腹膜炎24例(57.14%),AIDS 13例(30.95%),糖尿病11例(26.19%),高血压10例(23.81%)。脓液和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6.51%(20/43)和24.39%(10/41),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致病菌(53.33%)。45例经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并联合抗生素治疗,有效率为88.89%。结论细菌性肝脓肿好发于老年肝病患者,男性居多,临床表现非特异性,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经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并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针对血液和腹水的全自动细菌培养进行直接药敏的尝试,探讨直接药敏试验在临床治疗慢性肝病患者血液和腹水感染中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质谱仪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评价其鉴定真菌的能力。方法选取分离自我院住院患者的真菌菌株327株,用质谱仪进行快速鉴定,并与VITEK-2(酵母样真菌)和显微镜检查(丝状真菌)的鉴定结果进行比对,差异结果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鉴定。结果依照质谱仪评分标准,227株酵母样真菌在种水平(2.0)的鉴定率为90.31%,在属水平(1.7)为98.68%;丝状真菌在种水平的鉴定率为74.00%,在属水平为94.00%。对临床常见的曲霉菌鉴定正确率可达96.74%。结论质谱仪在鉴定真菌的种属水平上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尤其鉴定酵母菌和曲霉菌的能力更为突出,可作为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引起血液感染的腹泻病原菌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302医院2000-2010年分离自肝硬化患者血液的腹泻病原菌,分析其组成及耐药性。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ALERT3D)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鉴定,并进一步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0-2010年血液培养阳性的肠道病原菌其140株,分离自140例患者,男性117例,占83.5%,40~60岁为发病高峰,占55.7%。引起血液感染的肠道病原菌以气单胞菌属居首位(75.71%),其次是沙门菌属(14.29%)、弧菌属(9.29%)和耶尔森菌属(0.71%)。各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气单胞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沙门菌属,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则显著低于沙门菌属(P<0.01)。气单胞菌属和沙门菌属存在多重耐药。弧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结论多种腹泻病原菌可引起血液感染,且耐药程度不同,应引起临床关注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0年来我院就诊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8307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4378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2.7%。4378例支原体阳性病例中单纯Uu感染的有3357例(40.4%),单纯Mh感染的有145例(1.7%),Uu和Mh混合感染的有876例(10.5%)。多发年龄为20岁~40岁,女性多于男性。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米诺环素敏感性高,敏感率在91.2%~97.9%。与解脲脲原体的耐药率相比,人型支原体感染与混合感染时,耐药率更高。结论: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应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气单胞菌临床分离株是否存在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aac(6’)-Ib-Cr和qnrS,以便更好地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方法选择3株临床分离自腹泻患者的耐药气单胞菌,行PCR法和基因测序检测aac(6’)-Ib-Cr和qnrS等耐药基因。结果 3株中包括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各1株,均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2株对除亚胺培南外的所有检测抗生素耐药。3株均携带aac(6’)-Ib-Cr耐药基因,其中1株同时携带qnrS2耐药基因。结论本研究属我国首次报道气单胞菌中存在aac(6’)-Ib-Cr和qnrS2耐药基因,提示气单胞菌耐药严重,耐药机制复杂,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硬化败血症患者的病原特点及预后,为有效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肝硬化住院患者中有败血症临床征象并血培养阳性的病例资料,进一步分析其感染病原特点及预后。结果 2011—2013年进行血培养的肝硬化患者12 307例,血培养阳性1405例(11.42%)。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杆菌(729株,51.89%)、革兰阳性球菌(604株,42.99%)、真菌(51株,3.63%)及其他(21株,1.49%)。败血症组中腹腔穿刺(25.69%)、肝癌有创治疗(18.65%)、静脉留置管(16.65%)、留置导尿管(16.16%)及糖尿病(5.12%)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病死率(19.34%)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组(6.46%)(P<0.05);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死率(56.52%)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死率(58.62%)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30.23%)(P<0.05)。结论肝硬化败血症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不同种类感染病原的预后不同,穿刺、肝癌有创治疗、插管及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败血症。  相似文献   
9.
陈素明  张鞠玲  崔恩博 《肝脏》2009,14(4):294-294
患者,男性,30岁,2007年6月无明显诱因发热、乏力就诊当地医院,B超提示肝缩小,实质病变,门脉增宽,脾大,腹水,入我院就诊,入院前3d发热,体温最高39.7℃。入院查: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68mmHg。患者面色晦暗,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未见瘀点、瘀斑、蜘蛛痣、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小便色黄,浓茶色,大便基本正常,无其他特殊体征。近3月体重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红细胞ECD35(红细胞CD35)数量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CD35“一步定量法”对10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测定方法如下:将戊二醛固定的2%红细胞悬液定量“液相包被”到V型板中,加入10μl的b-CRlAb+SA/AP酶标复合体,温浴、洗板、加底物显色,移显色液于比色孔,在405nm比色,计算ECD35相对数量。同时采用AU5400全自动系列化仪检测ALT、CHE、ALB、GLO、TBIL、GAM。[结果]肝硬化患者ECD35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以ECD35的数量200为界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比较发现:ECD35的数量较少的肝硬化患者其血清CHE活性和ALB含量相应较低,血清GLO、TBIL、GAM则随着ECD35数量的减少而增加。ALT与ECD35数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ECD35的数量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该方法可作为临床评估肝硬化肝脏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