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错误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方法:统计无偿献血者标本182 184人次中初筛与检验科血型不符的例数及原因。结果:182 184例无偿献血标本,共检出错误血型92(0.05%)例,其中人为错误41例,技术性错误22例,标本原因29例。结论:通过本地区初筛血型错误原因的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后有明显改善,从而减少初筛错误,保证临床患者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ABO及Rh血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自身抗体对ABO及Rh血型定型的干扰.方法:选取28例AIHA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测定ABO及Rh血型.对正反定型不符者进行氯喹放散后再行ABO、Rh血型鉴定.对抗体筛选阳性者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28例中10例ABO定型受干扰,多为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及正反定型不合者.28例中Rh表型定型中20例阴性误定为阳性,采用氯喹放散试验后血型皆正确判定,5例血清中含同种抗体,4例自身抗体具有血型特异性.结论:AIHA患者自身抗体干扰ABO、Rh血型鉴定.  相似文献   
3.
抗-C、抗-e引起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简介 患者,回族,女,51岁,孕4产1。20岁时因贫血输B型全血400ml,无不良反应;10年前因脾脏切除手术,输B型全血800ml,有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2004年3月,经新乡一附院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实验室检查Hb为30g/L,即要求输血治疗。由于有过输血反应史,故前来本站申请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建立稀有血型库,为患者提供抗原相同的血液,确保输血安全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本分析采用凝聚胺、抗球蛋白、菠萝酶等方法,对随机无偿献血者6000例,医院随机患者4100例做不规则抗体筛选比较,根据抗体的分布组建稀有血型库。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56例,女性38例高于男性18例(P〈0.01),产生不规则抗体者多有输血史或妊娠史41例(73.2%),Rh抗体26(46.4%)为多见,Rh抗原分布特点,E、C、c、e抗原阳性比D抗原阳性低,产生抗体的机率高于抗-D。结论:随机混合O型红细胞容易漏检个别抗体。各供、受血单位应坚持对献血者及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规范配血方法,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及献血季节与传染病5项指标的关联。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及献血季节与传染病5项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乡地区3 a间无偿献血者血液总淘汰率为2.44%,男性献血者淘汰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在5项传染病指标中,丙氨酸转氨酶不合格淘汰率明显高于其他4项指标(P<0.001)。不同年龄献血者淘汰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高至低依次为26~35岁、36~45岁、46~55岁、18~25岁;不同季节献血者淘汰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高至低依次为第3季度、第4季度、第1季度、第2季度。结论应做好献血前宣传、初筛和检测工作,降低通过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因交叉配血不合退回血液的原因,血液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为阳性,干扰交叉配血,导致发出的血液退回的原因。方法:对临床103 794人份血液,其中男63 884人份,女39 910人份,退回39人份,其中男11人份,女28人份,退回血液进行DAT以及不规则抗体筛选,分析结果以及抗体类型,既往妊娠史和输血史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影响配血,导致血液退回39人份,其中DAT阳性12人份(男5人份,女7人份),占0.011%,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7人份(其中男6人份,女21人份),占0.026%。结论:献血者DAT阳性以及不规则抗体阳性是干扰临床配血不合的原因之一,为了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避免溶血反应的发生,建议应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DAT及不规则抗体常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ABO血型正反不符标本的原因及确认试验结果。方法:应用ABO正反定型和吸收-放散试验及借助其他抗血清和不规则抗体鉴定,检测ABO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结果:街头无偿献血者初检65210人份的血型检测结果显示,28例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经试验确认无偿献血者分别判定为19例错型;7例亚型(Bx1例、A382例、B31例、A32例、cisAB1例);2例为不规则抗体(抗-M1例、抗Ⅰ例)。临床患者输血前正反定型不相符7例(A382例亚型、A31例亚型、冷凝集2例、自身溶血型贫血2例)。结论:当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时,必须增加抗A、B及抗H等稀有试剂,结合不规则抗体筛选和吸收-放散试验以确定和排除红细胞上的弱抗原或血清中的弱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大学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收集本站2006年1月~2010年12月12703名大学生无偿献血者献血体检表及献血反应记录,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女性656人,占5.16%,男性596人,占4.63%,女性反应率大于男性;首次献血者766人,占6.03%,2次以上献血者486人,占3.83%,首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率明显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体重小于60 kg的献血者789人,占6.21%,体重大于60 kg 的献血者463人,占3.64%,体重越重,发生率越低;随献血者年龄增加而献血不良反应逐渐减少.结论 大学生献血发生不良反应与性别、体重、献血次数、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9.
贾春媛  张楠  庞桂芝  张趁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67-3968,3971
[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反复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6例血液病患者反复输注冰冻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后的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检测血小板抗体,并通过ELISA法和磷酸氯喹试验鉴定抗体特异性,评价其临床输注效果。[结果]66例血液病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后的CCI和血小板回收率分别为:14.35±9.21和103.29±76.20;血小板无效输注率为33.3%;108次血小板输注后的血小板抗体阳性者34次(28例),阳性率为31.5%(34/108),其中HLA抗体19次,HPA抗体3次,HLA+HPA抗体12次;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无效输注率(76.5%或26/34)明显高于血小板抗体阴性的无效输注率(13.5%或10/74)。[结论]检测血小板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有利于临床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新乡地区汉族无偿献血者红细胞血型系统ABO和Rh抗原的分布情况,保证临床合理计划供血。方法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新乡市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无偿献血者12000名,进行ABO、Rh血型系统的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调查分析。结果ABO血型表现型频率顺序B>O>A>AB,基因频率q>r>p;12000名无偿献血者检出RhD阴性40人,占0.33%,且Rh(-)以Ccdee和ccdee为多见。Rh血型表现型以CCDee和CcDEe多见,基因组合体频率CDe最高。结论新乡地区汉族人群ABO和Rh等主要血型系统抗原分布与北方汉族人群的分布基本相符,对建立稀有血型档案,保证临床合理计划用血及应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