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额后部入路行微创锥颅术后置管期间注药前后经颅多普勒(TCD)超声脑血流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开闭管时间。方法前瞻性入组65例首次发病24h内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50mL(按多田公式计算[1])患者,经额部入路行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2],术后置入颅内引流管,q12h,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注药后1h开管引流,另一组为注药后2h开管引流。于术后第1天上午,利用TCD监测闭管前、闭管后0.5h、1h、2h、开管后0.5h、1h、2h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的变化,其指标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每个患者术后置管期间每天常规行头CT检查,平均置管时间为3~7d,残血量少于5mL者拔管。其中8例因置管期间持续出血、再出血或合并脑梗死及其他严重疾病后而退出。结果每次闭管后随时间延长,Vd较闭管前逐渐下降、PI逐渐升高、血压逐渐升高、颅内压逐渐升高(P<0.05);开管后Vd迅速升高、PI迅速下降、颅内压逐渐下降,于半小时后即可达稳定水平(P<0.05),而血压则逐渐下降,于1h后可达相对稳定水平。健侧Vd、PI搏动幅度小于患侧。闭管1h组与闭管2h组对血肿引流效果无影响(P<0.05)。结论锥颅术后置管期间,每次开闭管均对脑血流参数的变化产生影响,而开管1h后各参数即可保持相对稳定水平;健侧TCD血流参数的变化可更好的反映锥颅术后置管期间脑血流的变化规律;闭管时间超过1h不能增加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2.
有研究显示动态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所得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ICP)的变化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ICP、脑灌注压(CPP)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应用。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神经科行额部入路锥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为39~79岁。70岁者5例,2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我院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1例(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保守治疗的8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各组出血量均为15~30 ml,观察组于入院6~24 h采用额部入路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于手术后1、7、14、30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术后7 d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7.47±6.21及39.28±8.3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8.80,P<0.05),且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14 d(19.14±5.21,31.16±7.99)及30 d(15.33±4.47,25.33±5.55)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70、15.83,P均<0.05),14 d炎性因子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0 d 2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亦可于出血早期明显减轻炎性因子的产生及释放,有利于保护健康脑组织及全身其他脏器,明显有利于脑出血的恢复及痊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为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缺血性卒中TOAST病因分型为基础,对其进行病因分类.结果:本研究的119例TIA患者,分为:动脉狭窄相关的TIA89例(74.79%),心脏病相关TIA 21例(17.65%),特殊原因6例(7.56%),不明原因3例(2.52%).结论:TOAST病因学分型方法可用于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病因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解镇区医院产超广谱3-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和评价医院管理改革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期间1 057株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结果 在这2年期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1.4% (649/1 057),科室分布以儿科为最多17.9% (116/649),其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41.4% (269/649);按年份分组比较分析,普通科室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由56.5%(152/269)上升到61.5% (220/358),其构成比由51.0% (152/300)上升到63.6% (220/349);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相仿,分别为79.5% (70/88)和78.9% (45/57),但其构成比由23.5% (70/300)下降到13.0%(45/349) (P< 0.05);其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性增强,对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降低.结论 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社区感染,应加强对产ESBLs菌株的社区感染耐药性监测及防控;其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检出数和构成比明显降低,可以推测,更加系统、全面的医院管理改革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