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79年7月至1987年3月共收治膝关节屈曲或伴有外翻畸形的病人81例,进行了股骨髁上截骨手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康复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康复分心理和功能康复二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市城区七所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对失禁性皮炎认知、知识需求及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失禁性皮炎调查问卷对30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3.2%的护士认为“在校学习”是获得失禁性皮炎知识的主要来源。99.8%的护士认为在校学习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的临床需要。68.5%的护士认为对失禁性皮炎的知识培训非常重要。结论本市城区七所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建议在学校课程设置及在职继续教育中增加失禁性皮炎护理的知识内容,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张芹玉 《江苏医药》2013,39(7):866-867
创伤、糖尿病、血管性疾病均可致下肢胫前溃疡.由于胫前皮下软组织少,局部血循环不足,加上行走负重等原因,容易造成创面难以愈合,一旦伴有细菌感染,溃疡创面愈合难度更大[1].糖尿病患者由于外周血管疾病的存在,降低了伤口愈合的速度,易发生感染和加重组织损伤[2].  相似文献   
4.
负压创面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在20世纪90年代封闭负压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cum 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1-2],该技术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因其具有疗效确切、安全等优点,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应用,尤其在难治性压疮创面的治疗方面更突显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封闭负压引流在骶骨脊索瘤术后难愈性创面的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索瘤是发生于中轴骨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好发于骶尾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加局部放疗是标准治疗方式。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术后放疗均可造成组织缺损和死腔,成为临床处理难点。2007年6月-2008年10月我院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进行伤口床的准备7例,为创面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编制胸腹腔引流管伤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并测定其信效度.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初步编制了胸腹腔引流管愈合不良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我院胸腹腔手术后置引流管患者300例进行问卷凋查.使用Cronbachα系数、因子分析、内容效度指数考察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结果 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76,内容效度(CVI)为0.89,主成分分析出7个公因子.解释变异量为70.83%.结论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调查胸腹腔引流管伤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7.
张芹玉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5,15(2):260-260,265
结合4例非常态血供下的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介绍从皮温、肤色、肿胀、毛细血管回充盈时间等4个方面观察术后皮瓣血循环情况,以及时发现、处理静脉危象,提高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医院皮肤撕裂伤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对皮肤撕裂伤的认知程度,为临床开展皮肤撕裂伤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综合量性和质性研究方法,首先采用调查法对指定日期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皮肤损伤状况的调查,然后用立意取样法对10名护理人员进行质性访谈。结果:调查当日共有1624例住院患者,其中皮肤撕裂伤为6例,占0.37%,预防措施方面针对皮肤撕裂伤的措施实施率均低于10%。而在深入访谈之后,发现除了在访谈前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有部分认知外,其余均缺乏相关认知。结论:护理人员对皮肤撕裂伤的相关认知亟需提高,并且需要全方位深入的培训,从而普及到临床工作中,同时为建立适合国内的皮肤撕裂伤护理流程提供循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自制《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行胸腹腔手术后置引流管患者300例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00例胸腹腔手术后置引流管患者拔管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18.9%。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置管时渗液量(OR=2.694)、持续时间(OR=61.900)、血清白蛋白(OR=46.074)、有无非计划拔管(OR=42.446)、是否带管出院(OR=20.073)为拔管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外科护士应高度关注置管期间渗液量多、持续时间长、非计划拔管、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带管出院患者,其发生拔管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较高。护士应通过评估及时进行干预,从而减少拔管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仪促进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换药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光子治疗仪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可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避免切口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