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秉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87-3188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组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观察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生素B1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泵联合罗格列酮在不同BMI的T2DM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糖尿病是近年研究热点,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IR)。本资料通过对肥胖和非肥胖的T2DM患者CISS联合罗格列酮(RSG)治疗的比较,观察这两种人群CISS临床应用的差别,并分析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瑞格列奈口服,强化组60例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餐后1 h及2 h血浆胰岛素变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餐后2 h血糖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餐后1 h血浆胰岛素明显升高(P<0.05)。强化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P<0.05和0.01);餐后1h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P<0.01),餐后2 h血浆胰岛素降低,且显著低于餐后1 h血浆胰岛素(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改善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胰岛素早期分泌相恢复,餐后血糖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4.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与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EGV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2组均同时使用凝血酶及抑酸药。观察2组止血成功率、平均止血时间、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止血成功率、平均止血时间、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EGVB疗效确切,且价格低,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蛋白排泄率(UAER)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确诊T2DM但无下肢血管病变组(A组)、确诊T2DM并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组(B组)、正常对照组(NC),观察UAER和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前两组BMI、WHR、SBP、TC、TG、LDL-C、HbA1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与A组比较,B组UAER、LDL-C、HbA1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UAER是新诊断T2DM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UAER升高是促使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低血糖症是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低血糖的发生也逐渐增多,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87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80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G1组(GCS评分3~5分,39例),G2组(GCS评分6~8分,41例);根据高血糖控制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Ⅱ)治疗组40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治疗组40例,均控制血糖目标在相同范围.记录两组治疗后达到目标血糖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2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G1组入院随机血糖为(12.0±2.4) mmol/L,G2组人院随机血糖为(8.6±1.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Ⅱ治疗组与MSII治疗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3.35 ±0.98)d比(6.20±1.02)d]、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39.3±7.6) U/d比(52.6±10.2) U/d]、低血糖发生率亦明显降低[5.0%(2/40)比15.0%.(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2例,血糖水平为(7.1±1.8)mmol/L,预后较差26例,血糖水平为(9.1±2.2) mmol/L,死亡12例,血糖水平为(11.9±2.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胰岛素泵治疗能够快速平稳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而且能够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法将140例已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结果:对照组的HbAlc明显下降(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FPG、2hPG、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s~CRP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T2DM,除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使hs~CRP下降。  相似文献   
9.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秉涛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4):5073-5074,5095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口服瑞格列奈,同时辅以饮食控制或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38例单用饮食控制或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个月后,抽肘静脉血查胰岛素分泌时相(FPIS和SPIS)、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瑞格列奈只增加FPIS而不影响SPIS和总胰岛素分泌;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DA含量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增加(P〈0.001)。结论瑞格列奈只增加FPIS,可良好控制餐后血糖,显著改善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10.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口服瑞格列奈,同时辅以饮食控制或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38例单用饮食控制或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个月后,抽肘静脉血查胰岛素分泌时相(FPIS和SPIS)、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瑞格列奈只增加FPIS而不影响SPIS和总胰岛素分泌;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DA含量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增加(P<0.001)。结论瑞格列奈只增加FPIS,可良好控制餐后血糖,显著改善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