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肠系膜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动脉瘤已出现破裂大出血,病情危重,治疗风险大。本文回顾性分析肠系膜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8例患者行腹部CTA或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为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腹腔动脉造影+栓塞术;1例因腔内治疗失败后选择行开放手术;1例首选开放手术。8例患者均抢救成功,3例患者腔内治疗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药物保守治疗好转;1例患者开放手术术后出现创伤性胰腺炎,予以药物治疗治愈。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再出血、肠缺血、肠坏死等并发症与再次手术。8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患者正常饮食后无腹痛腹胀不适,无再次出血;复查腹部增强CT或CTA提示动脉瘤栓塞良好,血肿明显吸收。结论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疾病的认识和警惕,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治疗方案可分为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均安全和有效,术前应根据患者病情、瘤体位置和形态决定具体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股动脉结扎治疗注射吸毒所致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体会。方法对45例注射吸毒所致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股动脉或髂外动脉结扎+瘤体切除术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术后预防血栓形成及抗感染治疗,并随访患肢功能。结果44例患者保肢成功,近期患肢行走功能良好。1例术后因深静脉血栓形成,出现肢体坏死而截肢。结论34例(75.6%)获3~12个随访,疗效满意。股动脉结扎是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时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时机,避免出现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7年12月587例行LC的手术资料。结果587例病例中中转开腹17例(2.9%),均治愈出院。结论严格掌握LC的手术指征,适当放宽中转开腹的指征,及时中转开腹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997年底我站档案管理工作顺利通过河南省档案局验收 ,达到省一级标准。1 方法1.1 档案收集健全档案管理网络 ,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一名 ,各业务科室配备一名兼职档案员 ,兼职档案员负责科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档案整理完毕后统一移交档案室。制定了《市防疫站档案资料收集办法》 ;《归档范围》。从而保证了档案资料的全面、完整、准确。1.2 分类与加工依据《河南省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以及科技档案管理规范要求 ,结合预防医学档案自身的特点 ,制定了《濮阳市卫生防疫预防医学档案分类方法》、《分类大纲》、《档案期限规定 ,…  相似文献   
5.
郑翼德  张阳德  胡小艳 《医学争鸣》2005,26(10):914-914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1993-01/2003-12收治的胆道手术后T管异常引流病例29(男12,女17)例,年龄34~68岁.其中,胆汁引流量异常增多患者14例,全部治愈;引流量异常减少7例,治愈5例,死亡2例;血性胆汁8例,治愈7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适用范围及疗效。方法 3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监控下,切开股动脉,将带膜支架置于胸主动脉内膜破口处,封闭破口。结果所有患者原发胸主动脉夹层破口完全封闭,真腔血流恢复,原受损脏器功能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及12个月用CTA复查显示无内漏、移位等并发症,2例出现新破口,36例真腔均基本恢复正常管径,22例假腔消失,其余假腔有不同程度血栓形成、假腔缩小。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具有技术可靠,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87例胆源性胰腺炎(其中手术6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死亡2例,后期手术组及择期手术组发生并发症1例.结论 手术时机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控制出血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traumatic shock,HTS)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4例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的液体复苏方法,比较常规液体复苏(n=78)与限制性液体复苏(n=56)两种方法的治愈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常规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61.5%,死亡率为38.5%,ARDS发生率为25.6%,MODS发生率为36.0%.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78.6%,死亡率为21.4%,ARDS发生率为9.0%,MODS发生率为18.9%.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能减少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MODS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联合胆道镜治疗肝门部胆管狭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6月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门部胆管秩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71例的治疗结果。比较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联合胆道镜治疗组(A组),与传统手术治疗组(B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的差别。结果 两组比较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率A组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联合胆道镜治疗肝门部胆管狭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不增加远期并发疽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再手术率,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9例EPI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EPII经非手术综合治疗而治愈35例,中转手术冶愈4例。其中1周内手术1例,分离粘连时导致多处小肠破裂行修补后并发肠瘘;超过2周手术1例,已发生小肠坏死并行小肠部分切除。结论EPII发病机制较特殊,宜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但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手术治疗不能完全放弃,并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