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探讨健脾消癌汤配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晚期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老年胃癌晚期的患者46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3例,观察组使用健脾消癌汤配合化疗(DDP+CF+5-Fu)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化疗(DDP+CF+5-Fu)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副反应、生活质量改善(Karnofsky,K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9.6%(16/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5%(10/2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消癌汤配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晚期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化疗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组)和对照组(吉西他滨+希罗达治疗组)各53例,治疗周期均为3周,3个治疗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14例,发展7例,总有效率为60.4%;对照组完全化解5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27例,发展8例,总有效率为33.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5年生存率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即使手术治疗后,术后复发率也很高,故化学药物治疗非常重要,但目前晚期胃癌的化疗效果欠佳,尚缺乏高效,低毒的公认方案,因此研发新药、设计新的前方案、改变给药方法,已成为胃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紫杉醇联合小剂量顺铂及持续静滴注氟脲嘧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紫杉醇8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15mg/(m2&#183;d),第1~5天;氟尿嘧啶450mg/(m2&#183;d),持续静脉滴注,第1~5天(共120h),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CR3例,PR29例,总有效率53.5%,中位TT为7.1个月;其中初治40例,获CR3例,PR22例,总有效率62.5%,中位TTP为7.6个月;复治患者为20例,获CR0例,PR7例,总有效率36.8%,中位TTP6.3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反应,大部分为Ⅰ、Ⅱ度。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特别对初治患者,毒副反应轻,患者均能那耐受,值得临床进行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试验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进行化疗;并将同时期的35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顺铂、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进行化疗,观察2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5.7%,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消化道贫血、手足综合征以及乏力等不良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能够耐受不良反应,因此可在晚期胃癌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检测69例淋巴瘤患者的肝功能和乙肝5项,随机抽取了69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原发肝细胞肝癌及伴有肝转移患者除外)和69例初次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结果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26.09%,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11.59%,P=0.029)和健康对照者(8.70%,P=0.007)。HBsAg阳性的淋巴瘤患者化疗诱发的肝功能异常率33.33%(6/18),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淋巴瘤患者26.83%(11/41),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和普通对照人群,有关淋巴瘤HBV携带者的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需要更大样本量的进一步研究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THFD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大肠癌患者及96例健康体检者采取问卷调查表的形式,选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的方法。结果大肠癌患者中MTHFD1基因多态性G1958A位点rs2236225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s2236225基因型者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1.6倍(OR=1.603,95%CI:0.331~2.534,P〈0.05)。结论MTHFD1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于大肠癌的易感性,MTHFD1多态性G1958A位点rs2236225基因改变是大肠癌的主要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5年生存率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即使手术治疗后,术后复发率也很高,故化学药物治疗非常重要,但目前晚期胃癌的化疗效果欠佳,尚缺乏高效,低毒的公认方案,因此研发新药、设计新的前方案、改变给药方法 ,已成为胃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紫杉醇联合小剂量顺铂及持续静滴注氟脲嘧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紫杉醇8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15 mg/(m2.d),第1~5天;氟尿嘧啶450 mg/(m2.d),持续静脉滴注,第1~5天(共120 h),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CR 3例,PR 29例,总有效率53.5%,中位TT为7.1个月;其中初治40例,获CR 3例,PR 22例,总有效率62.5%,中位TTP为7.6个月;复治患者为20例,获CR 0例,PR7例,总有效率36.8%,中位TTP 6.3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反应,大部分为Ⅰ、Ⅱ度。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特别对初治患者,毒副反应轻,患者均能那耐受,值得临床进行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以益气养阴解毒化痰为主的中药结合常规化疗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slL-2R、TNF-α结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近期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8.6%、20.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瘤体稳定率分别为82.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lL-2R均显著下降,同时TNF—α显著升高,但实验组患者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以益气养阴解毒化痰为主的中药结合常规化疗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发展,稳定瘤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