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月明  张琨琨  李忠俊 《重庆医学》2006,35(12):1073-1073
目的对Rh—D——血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方法应用Anti—D、C、E、c、e抗体检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Rh血型。结果已证者血型为B—D—,其父亲血型为AB CcD—、母亲为A—Dee,其2个弟弟均为A CcDEe,其丈夫和女儿血型分别为:ACCDee、BCCDee。结论实验结果证实,已证者Rh—D——由父亲ABCcD—和母亲A—DEe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3种不同正常对照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了解不同正常对照血浆对PT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TECO公司的COATRONM4凝血仪对各种正常对照血浆连续检测,计算各自均值并分别以它们作为正常对照,检测20例口服华法林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30例健康人血浆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结果 以冻干健康人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和以健康人混合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所测标本的INR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单份健康人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对口服华法林组和慢性肝炎组所测INR结果与冻干健康人血浆和健康人混合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所测INR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日常的PT检测中,决不能采用单份健康人血浆作为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癌组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72-4(CA72-4)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检测能提高胃癌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肿瘤相关基础研究进展和一些技术方法的成熟和应用,如分子遗传、信号转导、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DNA重组、杂交瘤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进展迅速。自1997年11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利妥昔单抗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靶向治疗以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低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95C和人高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95D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差异性表达,分析差异表达miRNA在肺癌细胞转移调控网络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95C和95D,分别提取总RNA并进行质检;应用微阵列芯片检测miRNAs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从系统生物学角度,应用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肺癌转移可能相关的异常表达miRNA与相应靶基因.结果:两者mi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与95C细胞相比,在95D中上调>1.5倍的miRNA有36条,下调>1.5倍的miRNA有19条;12条差异表达miR-NA及1 046个预测靶基因构成了肺癌转移相关调控网络.结论:获得了人低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95C和人高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95D的差异miRNA表达谱,初步构建了一个由差异miRNA及其靶基因组成的复杂肺癌转移相关调控网络,分析发现部分miRNA为调控网络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6.
骨髓基质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株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代正常骨髓基质细胞与白血病细胞耐药、抗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Percoll分离骨髓基质细胞14份,设实验组体外与白血病细胞共培养组,模拟骨髓微环境功能,另设单独悬浮培养组;同时没自发凋亡组做对照。AnnexinV/PI双标法检测3组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结果共培养后骨髓基质细胞抑制药物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5)。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8.
肺癌是全球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新近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演进中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过程,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乃至"干性"等密切相关。1 EMT概念EMT是上皮细胞失去上皮特性获得间质细胞表型的一种生物现象。EMT发生后,细胞间连接蛋白及上皮特异性蛋白表达下降,如E-钙黏蛋白(E-cad)、β-连锁蛋白等;同时伴随间充质细胞特异性蛋白表达增高,如波形蛋白(vimentin)、N-钙  相似文献   
9.
张琨琨  李忠俊 《重庆医学》2006,35(11):986-98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危重综合征.临床上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以及发热为其特征.病死率高,发病可能与感染、药物等因素有关.及时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90%以上可以存活.我们成功采用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缓解抢救患者时新鲜血小板供不应求的现象。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进行临床输注,观察输注前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显著优于新鲜冰冻血小板组(P〈0.05)。结论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可用于抢救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