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张琦婉  吴林柯 《安徽医药》2018,22(3):573-576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诊断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7例,按照入院时采用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均予以解痉平喘、化痰、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以及使用BiPAP呼吸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呼吸机治疗的耐受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酸碱度(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饱和度(SaO2)等各项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p(O2)及SaO2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P<0.05),而p(CO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呼吸机治疗总耐受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84.38%的总耐受率(P<0.05).观察组在呼吸机治疗期间,误吸、吸入性肺炎以及口咽不适的发生例数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通气功能,提高呼吸机耐受率,降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出现穿刺点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接受化疗的临床行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现穿刺点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56例PICC置管患者中,50例患者置管为1次成功,其中有11例患者出现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情况,经护理后,出血停止且无需重新置管。本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评分为(91.25±1.12)分、对护理操作能力评分为(89.54±2.45)分、护患交流为(90.14±1.41)分、健康宣教为(90.31±2.56)分,对护理治疗的满意评分普遍较高。结论针对肺癌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渗出液及血液,更换无菌敷料,重新加压止血,妥善固定24 h后再次查看穿刺点部位情况,一般经及时处理后不影响导管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