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动态变化,为防治科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选择安丘市克山病病区吾山镇张家南庄村和官庄镇挑河村为调查点,对全村常住居民进行临床查体、描记心电图和x线胸部摄片,同时对病村经济情况、人均占有粮食量进行调查,并对受检人群头发以及小麦、玉米等食物和土壤硒水平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吾山镇张家南庄村常住居民836人,人均年收人约4200元,粮食供应充足;调查430人,检出异常心电图150人,心电图异常率为34.88%,未检出克山病病例;对头发、小麦、玉米、土壤进行硒含量(mg/kg)检测,依次为(0.361±0.062)、(0.026±0.004)、(0.022±0.003)、(0.116±0.015)。官庄镇挑河村常住人口658人,人均年收入约7400元,粮食供应允足;调查420人,检出异常心电图90人,心电图异常率为23.10%,未检出克山病病例;对头发、小麦、玉米、土壤进行硒含量(mg/kg)检测,依次为(0.359±0.057)、(0.023±0.013)、(0.018±0.011)、(0.136±0.022)。两监测点的头发、小麦、乇米、土壤硒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安丘市近20多年来克山病病情无明显变化,一直处于低发病水平,无新发克山病病例,本次监测也未检出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2.
蟾酥系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 Can tor)或黑眶蟾蜍(B.melanstictus Sahnoider)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的加工制成品,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它具有强心、升压、兴奋呼吸,消炎、止痛、局部麻醉等的药理作用。以蟾酥为主药  相似文献   
3.
氟斑牙酸蚀脱色后的再矿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色漂白法“治疗氟斑牙,对白垩型、染色型效果好,但脱色液含有盐酸,可造成一定深度的釉质层脱矿。为此,我们研制了矿化液,应用于临床,脱色明显,光泽度改善,增加美观感,深受患者好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 X-射线能谱仪分析,证明该矿化液可使牙齿脱矿层再次矿化。采用矿化液可弥补脱色漂白法的不足之处。现用脱色漂白液加矿化液联合应用,效果好,无副作用,药品性能稳定,临床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缺点是疗程较长;药品配制要求精度高,掌握较难。  相似文献   
4.
柠檬提取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柠檬提取物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抑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纸片法和稀释法进行抑菌试验;采用电泳法和生化检验法观察抑菌作用机理。结果柠檬提取物原液对临床分离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纸片抑菌实验抑菌环>30 mm,最小抑菌浓度为柠檬提取物1∶6400稀释度。在不同浓度凝胶电泳图谱中,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经柠檬提取物作用后发生较明显变化的蛋白质条带共有5条,说明有明显的菌体蛋白电泳图谱的改变;没有观察到柠檬提取物作用后细菌酶活性的改变。结论柠檬提取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提取物作用后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蛋白合成量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
柠檬提取物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柠檬提取物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初步探讨柠檬提取物的抑菌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法、对倍稀释法对不同浓度柠檬提取物进行耐药菌株的抑菌试验;采用SDS-PAGE电泳法,观察柠檬提取物作用下菌体蛋白质电泳图谱的变化;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观察柠檬提取物作用下酶活性的改变。结果:柠檬提取物对临床分离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纸片抑菌实验抑菌环>30mm,最小抑菌浓度为1:6400;在不同凝胶浓度的SDS-PAGE中,柠檬提取物作用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菌体蛋白电泳图谱的改变;柠檬提取物对酶活性无改变。结论:柠檬提取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影响了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初步揭示了柠檬提取物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安丘市手足口病的疫情流行情况,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丘市2009~2013年发病的全部2 410例手足口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 410例,年均发病率为50.78/10万,不同年份有差异(P〈0.01)。男女性别比为1.73∶1,城市病例占51.04%、农村病例占48.96%。年龄分布以5岁以内婴幼儿为主,占98.46%;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5.89%;病例主要发生在5~8月,占87.97%;病原主要以CoxA16为主,EV71次之。结论城市散居儿童是防控的重点,提示亟需加强群众特别是散居幼儿监护人及托幼机构教师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教,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