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33岁。因发热 5天于 2 0 0 2年 4月 9日入院。患者于 5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达39℃。无头痛、咳嗽、流涕、腹痛、腹泻等不适。在当地卫生院予“青霉素”治疗 4天 ,症状无好转 ,体温持续在 39.0℃以上 ,呈稽留热。既往史 :1998年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无其他病史记载。体格检查 :体温 39.9℃ ,脉搏 10 0次 /分 ,呼吸2 3次 /分 ,血压 10 .7/8kPa。神志清晰 ,营养中等 ,急性病容 ,扶入病房 ,自动体位 ,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咽略充血 ,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 ,未闻…  相似文献   
2.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一直是研究焦点,该病诊断及处理颇为棘手。近年来,经阴道超声多普勒检测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成为卵巢功能不全诊断、疗效评估的一种方式。中医药治疗该病较西医治疗优势显著。本文就近年来通过阴超对卵巢功能下降患者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其中医药治疗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超声的识别和引导,以及FNA的精确取材基础上,FNA-Tg对可疑颈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意义,并建立FNA-Tg诊断值。  方法  对74枚甲状腺癌可疑转移淋巴结进行细针穿刺,结合手术病理,分别采用单纯FNA、FNA-Tg值与血清Tg对比、绘制 ROC曲线求取FNA-Tg最佳诊断值3种方法评估淋巴结,并求其判定阳性结果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结果  淋巴结伴钙化、皮髓质分界、血供异常、纵横比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上4项指标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最高,钙化、多发片状高回声、囊性变及弹性成像硬度特异度较高,皮髓质分界及纵横比的准确率最高;FN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为75%、100%和87.84%;FNA-Tg/血清Tg值 > 1为评判标准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为97.22%、100%和 98.65%;绘制 ROC曲线求取FNA-Tg最佳诊断阈值为0.575 ng/mL。  结论  FNA-Tg/血清Tg > 1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标准能更好的规避因诸多因素带来的弊端,可有效降低误差率,应作为辅助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孕早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偏高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10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比较两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变化情况、安胎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明显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提高安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阿胶,又名驴皮胶、付致胶,是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安胎的作用。《本草纲目》中有补血"圣药"之称。"女子以血为本",故阿胶被推崇为"妇科要药"。文章就其在妇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13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75例,非老年组62例,采用胶囊内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老年组患者小肠转运时间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血管病变阳性诊断率高于非老年组,而克罗恩病阳性诊断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查手段中胶囊内镜安全性及诊断价值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BE)病应用内镜氩离子凝固术和奥美拉唑药物疗法联合治疗及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确诊的100例Barrett食管患者,根据年龄层次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并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通过胃镜观察手术效果,对病灶清除不完全的患者日后进行二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进行4次定期胃镜复检,统计复检结果,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结果分析2组患者复检数据,治疗1年以后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比较,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治疗组使用氩离子凝固术后6例患者有短期胸骨疼痛,在后续药物治疗过程中逐渐消失,对患者健康状况影响不大。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该临床治疗方案安全性好、有效率高,值得更深入长期的研究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访3.6年观察前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变化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探讨血尿酸变化对药物调脂治疗的影响。方法:入选2007-08-2009-09在福建省立医院住院治疗的1 648例高血压病患者中,随访3年后再入院的883例,收集患者基线及随访资料。结果:883例患者的再入院时间平均为3.6年。与基线资料比较,随访3.6年后血尿酸水平升高[(355.08±102.66)μmol/L∶(363.69±118.83)μmol/L,P0.05],三酰甘油[(1.67±1.18)mmol/L∶(1.52±0.94)mmol/L]、总胆固醇[(4.90±2.27)mmol/L∶(4.56±1.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0±0.38)mmol/L∶(1.17±0.39)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3.69±2.25)mmol/L∶(3.39±1.18)mmol/L]降低(均P≤0.01)。与随访期间尿酸升高的患者比较,尿酸下降患者的三酰甘油[235(51.20%)∶267(63.57%)]、总胆固醇[241(52.51%)∶252(60.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13(46.41%)∶226(53.81%)]、non-HDL-C[213(46.41%)∶226(53.81%)]下降的比例较高。逐步多元线性回归以血脂变化为因变量,以血尿酸变化、年龄增长、体质指数(BMI)变化、血压变化、降压药物强度积分变化及是否接受调脂治疗等为自变量,显示血尿酸变化与三酰甘油变化、总胆固醇变化、LDLC变化、non-HDL-C变化(β值=0.114×10~(-2)、0.103×10~(-2)、0.102×10~(-2)、0.119×10~(-2),均P0.05)存在独立线性关系。结论:随访期间血尿酸水平下降的患者血脂水平控制得更好,提示适当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可能有助于血脂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