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我院自1998年7月至1999年12月,采用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8例,并与肝泰乐、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HBs Ag、HBe Ag、抗— HBc、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组 96例 ,α-干扰素组 8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 (AL T)复常率 87.5 % ,对照组复常率 70 % ,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治疗组 HBe Ag阴转率 41.6 %、抗 HBc阳转率 2 9%、HBV DNA阴转率 39.6 % ,对照组阴转率分别为 42 .5 %、30 %、45%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 ,患者除肌肉注射部位疼痛外 ,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3.
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sAg、HBeAg、抗-HBc、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组96例,α-干扰素组8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87.5%,对照组复常率70%,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纺41.6%、抗HBc阳转率29%、HBV DNA阴转率39.6%,对照组阴转率分别为42.5%、30%、4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患者除肌肉注射部位疼痛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4.
观察双虎清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疗效。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姐)和B组(对照组),分别用双虎清肝和丹参治疗疗程12用。治疗组B超肝脏声像改善总有效率83.33%,与对照组50%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ALT、TG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TC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双虎清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534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转归。方法 对HBV携带者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肝脏功能和临床情况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HBsAg自然阴转率17.2%,年阴转率2.53%,高于抗HBe阳性组的6.4%和0.91%(P<0.05);HBeAg自然阴转率、年转阴率分别为26.6%、3.9%。随访期间,有27.3%HBeAg阳性者、19.4%抗-HBe阳性者发展为不同类型的肝炎(P<0.O5)。结论 HBeAg阳性HBV携带者中,HBsAg和HBeAg均有自然转阴倾向,在长期携带过程中部分患者可发生各种临床类型的肝炎,抗-HBe阳性携带者临床类型较重,少数携带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为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目前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贺普丁治疗无应答时,临床上抗HBV药物选择较为困难.我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CHB,初步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后向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进展取决于感染的年龄以及免疫功能的强弱。临床常规仅给予保肝治疗,我们尝试用大剂量胸腺肽治疗26例老年急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