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病,病因复杂,发病机理至今不明,近年来国内已先后开展了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性治疗。我院于1995年开展了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现在将临床资料完整的58例做一分析报告,旨在探讨介入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在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中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例接受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治疗前均先放置下肢静脉过滤器,之后进行深静脉血栓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进行3~21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过滤器放置后状态。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移位,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患者进行为期3~21个月的随访,血管造影结果显示,显效12例(60%)、有效7例(35%),无效1例(5%),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在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中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能够有效预防肺栓塞,远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6.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双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双介入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效果和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24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其中17例行股静脉插管法,7例行股动脉插管法。平均尿激酶用量250万~500万U。结果 阻塞血管完全开通18例,部分开通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8%。结论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双介入疗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浸润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在此阶段及时发现,可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发展。1一般资料2008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东北片区吉林指定农安县人民医院完成此项目。2008年至2010年3年内每年4个月时间共筛查年龄30~59岁当地妇女9000例,新筛及复筛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共74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顺行穿刺腔内治疗技术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4例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下肢动脉硬化手术方式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顺行穿刺腔内治疗技术实施治疗,穿刺成功后将6F血管鞘置入,并外接压力袋,加入肝素的平衡液灌注线持续高压滴注,通过造影进一步明确动脉狭窄的实际程度和具体部位,外周静脉给予5000IU肝素,用超滑微导丝配合微导管插入病变血管狭窄段的远端,对狭窄段进行扩张处理,扩张时间应该持续60s左右,尽量进行一次性扩张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下肢功能复常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顺行穿刺腔内治疗技术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p53基因瘤体内注射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GTACE)与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分别采用GTACE(16例)治疗和常规TACE(19例)治疗。GTACE组先经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直至血管铸型,一周后在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瘤体内多点注射p53基因,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TACE组经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直至血管铸型为止。治疗后两组均经保肝及对症处理。疗效观察随访指标卡式评分情况,患者近期生存情况,影像随访及肿瘤缩小程度。结果GTACE组治疗前后卡氏评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近期生存状况(两组患者近期生存期比较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随访肿瘤大小两组治疗后病灶均有缩小,且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病人,GTACE与单纯TACE比较在病人生存期,病人生存质量(K氏评分)肿瘤缩小率方面有明显优势。但远期确切疗效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及长时间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性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方法对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过程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整体护理方法、专科护理方法。观察护理结果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愈31例、显效16例、改善6例。治疗过程穿刺点渗血6例。结论护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病人最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